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各地风俗有较大差异,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在民间,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过小年。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沿湖、海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大多在腊月二十五。
地区 | 日期 | 俗称 | 简介 |
---|
南方 | 腊月二十四 | 传统小年 | 南方大部分地区小年在腊月二十四。早在晋周处的《风土记》以及宋代范成大的《祭灶词》等均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這天过小年的传统。 |
北方 | 腊月二十三 | 北方小年 | 北方地区在清朝中期以前也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如《清嘉录》记载:"俗呼腊月二十四夜为念四夜,是夜送灶。"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百姓上行下效也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
江浙沪地区 | 除夕前一天 | 小年夜 | 江浙沪地区习惯称除夕为“大年夜”,与其对应,除夕前一晚则被称为“小年夜”,這一天也被称为小年。历史上,腊月二十四夜,吴人称二十四夜,是送灶的日子,因称此夜为小除夕。 |
南京等地 | 正月十五(元宵节) | 小年 | 相传明成祖朱棣篡权夺位后,南京百姓对其残忍和苛政怨声载道,借由正月十五的灯会怀念上一位帝王的宽政,于是元宵节成了南京的小年。 |
四川、贵州部分地区 | 除夕夜 | 小年 | 在中国西南的部分地区,人们会在除夕夜过小年,他们的大年则多在正月十四或正月十五。 |
表格内容参考资料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