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徽州民间习俗

徽州民间习俗

花轿落地即行拜堂礼。

徽州各县镇自然条件不尽相同,观念也有异,因而各地在程序和称呼上也有区别。
行聘俗称“送担”,女方接和后当天回礼,婚事即定。如果机遇好的话,还可看到或参与其中。接着闺房内母女开始“哭嫁”,以示不忍分离。唐模的婚俗也有其特点。男女长到成人,即有人上门说媒。一般有九道程序:请媒、行聘、请期、搬行嫁、开脸、迎亲、拜堂、闹洞房、回门。迎亲当天,由姑妈或舅妈用两根丝线把新娘额头的汗毛绞去谓之开脸,亦称拉面。但随着现代徽州人们观念的逐步转变,一些传统的习俗正在改变,正在淡去。定亲后,由男方送定结婚日期通知女方,称“请期”。迎娶前夕,男家设有接亲酒席,媒人上座,诸亲友执事等依次入席。值得庆幸的是,在唐模,我们还能看到这样一些习俗的留存。三声催亲爆竹一响,新娘出房上轿(现多用车)。她们从女家取得年庚八字送到男家,填上男方年庚八字,送给嫁命倌推算,看男女命上是否相合,相合方可婚配,俗称“合八字”。

闹洞房一般分为“撒帐”和“吵新人”两步进行,众人可任意与新人调笑取乐,插科打诨,常常闹得新媳妇狼狈不堪。


婚后第二天谒祠。
抵达女方门前,女家紧闭大门,要等新女婿从门缝中塞足了“米饭钱”、“尿布钱”之后,才打开大门。

女嫁当天,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
到了男家门口,新娘须由新郎背进大门,意为日后夫妻反目,女方可以声称不是自己走上门来的。婚后第三、第四天请岳父母来女婿家作客,谓之“望朝”,第五、第六天新郎新娘再回门的习俗。
徽州的一些特有的风俗习惯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些习俗各村各镇有别。
迎娶的前一天或当天早时,男方派人前往女宅搬行嫁。第三天,新郎陪同新娘回拜岳父母,谓之“回门”。宴罢,由男女双方利市人在“红驾庚帖”上写明结婚时间。 

1、徽州婚俗

这里婚嫁习俗严格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从一而终”的伦理观念。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