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深圳福田下沙祭祖习俗

深圳福田下沙祭祖习俗

至九世祖黄思铭时期,下沙的人口迅速增长、经济实力增强、村落规模扩大,进入重要发展阶段。

每年春秋两季,在下沙村内的黄思铭公世祠和莲花山的黄默堂墓地,黄氏宗亲祭典都会如期举行。
春祭较为简单,只拜祠堂,时间为每年清明前;秋祭是相对隆重的,既要拜墓,又要拜祠堂,时间为每年重阳节后的农历九月十五日(拜墓)和九月十六日(拜祠堂)。2002年祭祀仪式后举办大盆菜宴5319席,参加人数达6万人,来宾遍及海内外。
深圳福田下沙祭祖始于南宋时期,南宋淳佑八年,下沙村开基祖黄默堂去世葬于村北莲花山,其子孙开始每年到墓地祭祖。


下沙祭祖不是单纯的祭祀活动,还要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舞龙、舞狮、表演粤剧[¡]粤剧,又称广府戏、广东大戏,流行于珠江三角洲等广府民系聚居地,是广东及广西粤方言区最大的剧种。发源于…详情>、举行大盆菜宴,这是下沙祭祖的独特习俗。
把祭祖安排在重阳节,使得下沙的祭祖与众不同,这充分体现了重阳节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与后来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相吻合。黄思铭去世后,后人于明朝末年在村内建“黄思铭公世祠”纪念他,墓祭、祠祭的祭祀仪式也有了完整、严密的固定程序,并代代延续至今。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