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节日大全 > 寒衣节 >

寒衣节

中国传统节日

节日时间:

寒衣节的日期是每年农历的1月1日。

2026年(明年)寒衣节的时间是公历2026年2月17日,星期二,农历二〇二六年正月初一。

2027年寒衣节的时间是公历2027年2月6日,星期六。

寒衣节

节日概述:

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十月一”,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人们会在這一天祭扫烧献,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

寒衣节相传起源于周朝,《诗经·豳风·七月》记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农历九月开始天气逐渐转凉,人们也开始为越冬添置御寒的衣服,因此寒衣节也被称为“授衣节”。由于十月刚入冬,九月授衣过早,宋朝時期這一习俗就被移至十月朔日。农历十月一是进入寒冬后的第一天,古時有授衣、祭祀、开炉等习俗,提醒人们注意寒冬的到来。這一天,妇女们要拿出棉衣,送给在远方戍边、服徭役的亲人,在为亲人送去寒衣的同時,逐渐发展为祖先、亡人也一并送去过冬寒衣。民间将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中国三大“鬼节”。

寒衣节体现了中国人“慎终追远”的孝顺传统,体现了儒家孝文化的自然生态伦理。寒衣节不完全排斥女性的参与,女性在寒衣节期间主持节俗事象,也体现了女性在创建、培养、维持社会关系中发挥着较为关键的作用。

历史沿革

起源

周朝说

相传寒衣节起源于周代,時间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节日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礼记·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腊祭的情形:以猎物为祭品,天子在社坛上祭祀日月星辰众神,在门间内祭祀五代祖先,同時慰劳农人,颁布新的作息制度。寒衣节标志着严冬的到来,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

秦朝说

民间传说,寒衣节源起于秦朝,民…详细内容 »

习俗

寒衣节为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是民间的祭祖节,人们又称之为“十月朝”。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各地的习俗也会略有不同:

广西

广西南宁,多在十月初十修理祖坟,举行冬祭。此時天气渐冷,人们制纸衣焚化于坟前,叫送寒衣,以表示关怀追缅先祖之情。

山西

山西部分地区一般要到坟地进行,雁北地区和晋中遥等地,傍晚妇女要在门外放声大哭。临县旧日传有一首诗:“粘纸成衣费剪裁,凌晨烧去化灰埃。御寒泉台能否用?但闻悲声顺…详细内容 »

相关争议

寒衣节的传统习俗是通过烧纸钱、寒衣等祭祀用品来祭祀故人,這样的习俗造成烟雾缭绕,硝烟弥漫,污染严重影响空气质量,燃烧物的残灰也对环境卫生造成影响。针对此问题,相关部门在集中烧纸路段放置烧纸容器并及時清扫等措施来解决。同時通过公众号、微博等形式宣传,引导建议市民以文明、绿色、节俭、安全的祭祀方式祭祀先祖、缅怀故人,如献上一枝花、點燃两支蜡烛、贴上缅怀祈福卡、建一座網上纪念馆等形式。

典故传说

朱元璋“授衣”传说

农历十月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月份,此時正是稻谷收获进仓之际,“是月也,天子始裘”(《礼记·月令》),天子以穿冬衣的仪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经来临。相传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为了显示顺应天時,在十月初一這天早朝,行“授衣”之礼,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南京民谚说:“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寒衣节”由此而来。人们还在加衣避寒的同時,也将冬衣捎给远在外地戍边、经商、求学的游子,以示牵挂和关怀。

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相传,秦時江南松江府孟、姜两家,种葫芦而得女,取名孟姜女,配夫范喜良。后…详细内容 »

文化内涵

寒衣节体现了儒家孝文化的自然生态伦理。《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這种天人合一模式下的自然秩序论为孝道存在的合理性找到了宇宙本体论依据,同時为寒衣节及其习俗的形成提供了支持。寒衣节所处的农历十月气温降低,冰霜寒露开始出现,此時生者的体感与观感均有凄凉之意,进而引发悲伤等情绪。在南北朝時期,梁武帝在《孝思赋(有序)》中感叹道:践霜露而凄怆,怀燧谷而涕零。在儒家孝文化的自然生态伦理推动下,生者将自身对于自然变化的体会移情于逝者,最终达到“孝亲仁爱”的思想层级。如《宾县县志》云:今之清明及十月一,即古之春露、秋霜也。君子观于此,而孝悌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而…详细内容 »

文学作品

宋·朱敦儒《十二時·忆少年》
连云衰草,连天晚照,连山红叶。
西风正摇落,更前溪呜咽。
燕去鸿归音信绝。
问黄花、又共谁折。
征人最愁处,送寒衣時节。
宋·刘克庄《读秦纪七绝》
黔首死于城者众,杞梁身直一微尘。
不知当日征入妇,亲送寒衣有几人。

社会评价

提倡文明祭祀

在古代,农历十月初一的寒衣节是非常重要的节日,强调的是人们对于時间流转的感受。寒衣节所传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孝”,在当代,人们可以通过更为文明的方式,传承传统文化。(辽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邵凤丽 评)

寒衣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是怀念、祭奠祖先的日子,也是回忆家庭历史的日子。当代社会,人们可以选择的祭祀方式有很多,可以通过送鲜花、植树、写祭文、开家庭追思会等多种方式缅怀祖先,表达孝思。(沈阳日报 评)

中国多地发布“禁止烧纸”规定,北京、黑龙江、广西、辽宁等地的殡葬管理条例或办法中均有类似规定。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生…详细内容 »

黄历列表 农历黄历大全 吉日大全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