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的是通四川的洞口扑朔迷离,尚在寻找之中。于是出现了白马洞通四川的传说,故今仍叫“白马洞”。是东汉末年名士司马徽隐居地,因司马徽雅号“水镜先生”而得名水镜庄。有一长者调解,叫两人找据评理,马商一声呼哨,马即近前亲昵,白马归原主。
玉溪白马洞位于湖北省南漳县水镜庄风景区。
“三国名胜”水镜庄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古隆中景区核心景区之一。位于湖北省南漳县城南,305省道由此经过,距襄樊市37公里。
此洞曾供佛像,亦称“圣马洞”,司马徽先生隐居时,曾在这里读书、会友、弹琴、对奕,又称之为“司马洞”,但“白马洞”之说甚众:
相传很久以前,洞内出现了一匹大白马,白日放牧,夜间隐匿,百姓奇之,聚众捕捉,一人缚马,到襄阳出售,遇四川一马商,称此马系其在四川峨眉山[¡]峨眉山,也做“峨嵋山”属邛崃山脉支脉,地处中国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介于北纬29162943,东经10…详情>一洞内丢失,应予归还,于是两人争论不休。据《南漳县志》载:“赤壁之观有石室,曰‘白马洞’,为汉水镜栖隐处”,是司马徽休闲娱乐之地。
白马洞位于南漳县玉溪山峭壁之中,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可容千人。公元206年,刘备襄阳遇难,马跃檀溪来到水镜庄,司马徽向他推荐“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由此便引出了“三顾茅庐”、“隆中对”等故事,被誉为三国文化旅游热线源头。洞壁悬石劈立,十分陡峭,由鹅卵石组成,犹如玉石嵌缀,千姿百态,十分壮观。
为了寻找白马洞通四川的洞口,1996年管理处对该洞进行开发,打通了后洞,可直通“神迷谷”,取名为“马跃神谷”。沿洞而上,修百步阶梯,可以直上直下,洞内空气新鲜,光线明亮,游览更为有趣,为白马洞注入了新的生机。
湖北南漳白马洞的传说故事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