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民族文化 > 民族风情 > 擅制毒药的猎人 珞巴族狩猎风俗

擅制毒药的猎人 珞巴族狩猎风俗

珞巴族的信仰与崇拜自然的结合,繁琐的祭祀事项就是明证。”山涧有了回音方开始挖毒。一生中狩猎占去了半生的时间。

繁琐的狩猎祭祀

在珞巴族的观念中,世上万事万物都受神灵的支配和主宰,树有树神,山有山神,兽有兽神,每种动物都有它的主人。


11月份挖取毒蒿块茎时,要面对高山向山神献9种饭菜和一只鸡,并高喊:“请山神允许挖毒,不要伤人,保佑多获野兽。
珞巴人的这种认识是不足为怪的。仅从进山狩猎开始至返回就有七道祭祀手续。我的知己阿保(老大爷)牛布活了74年,从10岁开始跟随长辈进山狩猎,直到69岁停止狩猎,狩猎占了他一生的70%多的时间。因为,在人类的原始时期,万物有灵、灵魂不死观成为各种崇拜的思想基础。不妨仅举几例。在浩瀚的林海中栖息着数百种野生动物,如扭角羚、岩羊、香獐、小熊猫、熊、虎、白猴、穿山甲、鼯鼠、水獭、云豹、雪豹、大蟒蛇、双角犀鸟以及成群的野猪、野牛、羚牛等,在中印传统习惯线北侧还有大象、狮子活动。狩猎分为两大季节,冬季到高山雪线附近,猎获野牛,主要猎取肉食;夏季上高山猎取香獐。他们崇拜的方面很广,崇拜它们是出于敬仰,希求庇佑和帮助,得到美好的结果,达到理想目的,已经得到的东西不再失落,避免它们发怒而带来厄运。极为丰富的野兽资源为珞巴族猎人提供了良好的狩猎条件,创造了天然的理想猎场。在珞渝的一部分,墨脱县经考察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对象的有42种,占全国保护动物的四分之一,不少珍稀动物,数量之大、分布之广,实属罕见。
珞渝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南坡山区,从海拔五六百米7000多米的广阔地域,形成了立体型的气候和立体型的动植物分布,植被面积占宜林面积的80%以上,这里的绿不是平面静止的绿,而是立体型的绿,没有一星杂色的嫩绿,张目视之,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姿态迥异的绿海。
罗布杰布年年猎获麝香10个左右,卖给国家,年年收入在2000元以上,占全家副业总收入的40%左右。其余农闲季节到附近的原始森林里猎取供食用的野猪、熊、黄羊等。他猎获的兽角、兽牙和兽头挂满了他坟堆上边的整个草棚。珞巴人的肉食主要来自狩猎,副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狩猎。

猎人英姿

珞巴族擅长狩猎闻名于世。
健康男子一生用于狩猎的时间占去40年左右。头戴熊皮帽,肩挎“阿嘎”(毒箭筒),腰系“俄夏”(长刀),手持“阿里”(强弓),短裤赤脚,行走如飞,这就是珞巴族猎人的英姿。

进山挖毒

生长在海拔四五千米处的一枝蒿是最理想的毒蒿,毒性特别大,人吃0.5克就会毙命,是毒箭的毒源。
出处/作者:冀文正(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