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民族文化 > 民族风情 > 驱邪纳福的云南瓦猫

驱邪纳福的云南瓦猫



昆明大普吉桃园村红石崖水库大坝上,立有一个足有1米多高的巨型“石猫猫”,传说水库建好后,大坝时常漏水,不论怎么修补,都无济无事,原来是大坝对面的树林中有一头母野猪带着七头小猪每到月夜,便出来拱这拱那,所以水坝头天修好,第二天就漏了。
把瓦猫设计成如猫似虎的模样,高踞屋顶之上,守家护院,可吞食一切来犯之鬼怪。

隋唐时期,瓦猫被“调升”到屋脊上独当一面。
云南民间对瓦猫的神秘作用深信不疑,“请”瓦猫时要杀一只公鸡,将鸡血淋在瓦猫头上,赋予灵性。这些镇宅瓦猫,以其慑人心魄的造型,显示出艺术生命力。

云南瓦猫原是指置于屋脊正中处的瓦制饰物,因其形象很像家猫而得名。
瓦猫用陶制作,造型为张着大口的猫,瓦猫造型为面目狰狞的神怪。

在昆明,往屋顶放瓦猫,用于“避邪消灾”的习俗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制作瓦猫的工艺也已经传承了上百年。

瓦猫的使用有一定的规矩,并不是所有房屋都要安置。为了对付这群神秘的野猪,人们便打造了一个巨大的石猫猫,安放到大坝上面,朝着野猪出没的地方。秦汉时它被雕刻在门神的桃板上,等着吞吃恶鬼。如果自己家的大门外正对的方向有庙宇高房,或正对着一家人的房屋,就会认为不吉利,被对方“戗”着,影响了自家的财运,甚至带来疾病或灾祸,为此,就在自家房的大门和正堂屋顶安放一尊瓦猫。从此以后,大坝就不再漏水了。人们将它安置在房顶、飞檐或门头的瓦脊上,以吞食一切冲犯本宅的疾疫祸害和四野鬼怪。有的地方是使用石头雕成的猫,如呈贡马金堡一带,他们不叫“瓦猫”,而叫“石猫猫”。门神是负责捉鬼的,而消灭鬼的任务则交给了老虎,即由两位门神将鬼“执以饲虎”。人们传说,这瓦制的猫能吃掉一切妖魔鬼怪,有镇宅的作用。

瓦猫虽被冠以猫名,但却寓虎于猫,取虎凶猛无畏之意,以达到镇宅的目的。


昆明农村地区的民居有一种民俗,就是在居所正中上方房顶安置瓦猫。

瓦猫,又名“镇脊虎”,通常置于屋脊正中处,因其形象颇似家猫而得名,主要寓意是保宅平安。
瓦猫口尾相通,有吸财之意,而其凶恶的面相则可驱鬼辟邪,消灾免祸。

瓦猫一般用陶土制作,成形后上釉烧制而成。
每逢赶街天,街上卖陶器处必有卖的。我国古代,最早用于镇宅的门神是神荼和郁垒,唐代后演变成秦琼和尉迟恭。瓦猫的原形为虎,原义是能食鬼的老虎,其脑门或天灵盖处有“王”字,前足执圆盘八卦,八卦中央有阴阳太极。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