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民族文化 > 民间传说 > 媒婆子

媒婆子

概述:

媒婆子,即撮合男女婚事的人,又被称为牵线搭桥的。中国古时的婚姻讲究明媒正娶,因此,若结婚不经媒人从中牵线,就会于礼不合,虽然有两情相悦的,也会假以媒婆子之口登门说媒,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方才会行结婚大礼。媒婆子会自提亲起,到订婚、促成结婚都会起着中间人的作用,在男女双方间作跑腿,联络,协调、细节调解,搞气氛,说吉祥话,祝福新人幸福美满,直至婚礼结束,媒婆子属于义务性质,不得请求支付报酬。各地的风俗习惯会有所不同。

媒婆子

从前,渭河南和渭河北有两个才子,一个叫南岸村,一个叫北岸村。两个村子一河之隔,河上没桥,两边人来往很少。有一年,北岸村一名叫张禾的小伙子卖杂货到了南岸村,碰上了美貌的姑娘周彩凤,时间长了两人情投意合,后来,被一位串亲的婆婆从中说合成了亲。

媒婆子

一天,张禾卖杂货回来。见媳妇有喜,便打趣地说:“咱俩今生遇到一块,想起来真有点稀奇。”媳妇笑着问:“有啥稀奇的?”张禾说:“咱俩有渭河相隔,又不常来往,可经那位婆婆从中一说便成了夫妻,而且你又有了喜啦,这难道不奇吗?”妻子听了,觉得丈夫言之有理,便说:“那咱俩如何答谢人家呢?”张禾说:“现在讲报答可来不及了,那位婆婆已不在人世了”于是夫妻二人就想了一个办法,用白面团捏了个婆婆的像敬奉起来。彩凤害羞,怕别人笑,她就晚上敬白天收起来。谁知过了几天,夫妻两人敬这位婆婆时,发现这面人发了霉,成了霉人。从此以后,这事给传扬出去啦,人们便把为男女青年搭桥成婚的人称做“霉人”,后来人们就用起“媒”字来。

王媒婆

出自 《水浒传》,在武松不在阳谷县当差得那段日子里,潘金莲与西门庆在王媒婆的撮合下勾搭成奸,并害死了武大郎,最后终事情败露,三人被武松所杀。

媒婆子的来源

关于“媒婆子”的来由,还有一段故事。

小说中的媒婆

出自《西厢记》,书生张珙与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终于以身相许。

现在多指为别人撮合婚姻或男女关系,现在的各种婚介所和相亲类节目都是已经商业化的“”了。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