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的传说
后来的麻指称丝麻或桑麻,那是一种植物纤维。稷种的那个品种于是被称为了高粱。
他把他的这个决心告诉了女娲(wa),女娲很支持他,还让他的五个儿子稻、黍、麦、菽(shu)、麻拿着白、黄、红、绿、黑五个不同颜色的袋子,做稷的侍从,跟着稷一起去寻找。上古称菽,汉以后才叫豆。
黍黍就是现在北所称的黍子,也叫黄米。
稷稷指的是小米,又称谷子。《诗经》里常见黍稷连称,可称黍在上古时也很重要。一天,他们看见一座山上有一种高杆红穗的东西,就爬了上去。古人以稷代表谷神,和社神(土神)合称为社稷,后来以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但麻不是主要粮食作物。
大豆菽就是豆。
逐渐地,他们找满了五袋子的粮种。于是,稷让他的五个侍从各选一条山谷,播下种子,耕种起来。
后来,人们就以他们的名字给那几种粮食命名,又因为它们是在五条山谷种成的,就把粮食总称为五谷。
链接
五谷指的是哪五谷?
“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远古的时候,食物稀少,人们经常饥一顿饱一顿,身体非常虚弱。
大麻麻就是大麻子,古代也作粮食作物以供食用,后世还有吃麻粥的。
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曾种植水稻,水稻按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他自己则在山顶开了一片荒地,种下了那种高杆红穗的东西。到了山顶,向下一看,发现下面有五条山谷,山泉涌流,土肥草绿。
麦麦有大麦小麦之分,大麦叫麰,又叫来牟。有一个名叫稷的年轻人决心去尝尽天下草木果实,为大家找到能做主粮的粮种。稷在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最重要的粮食。
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