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的动作有踏步向右脚尖前划弧,靠步跺脚,钻空等;手的动作有上下自然摆动,钻空搭肩等手势。正如民谚说的“燕麦黄,普米狂”。
该舞的特点是粗犷奔放,节奏鲜明,具有极强的抒情性。节日期间,普米村寨不但白天喜气洋洋,连夜晚都热闹非凡。时间在每年的秋收时候。新养刚成熟,便收一点来酿酒。一年一度十分隆重。入夜,村里的青年男女相聚在一起,围着算火,在竹笛伴奏下,欢乐的跳起贡哩年嘎和其它娱乐舞蹈。尝新节意在庆贺当年的丰收,同时预祝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丁昌盛。
普米族有个“尝新节”,普米语叫“酥哩玛席”。
“裹草帘子舞”普米语叫“贡哩年嘎”。这种聚会,也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最好时机。能歌善舞的普米族,在收获的季节里,兴致高昂,歌舞通宵,尽情狂欢。
流传于宁范县新营盘乡和木底第一带的贡哩年嘎较有代表性,舞蹈比较古朴,动作多在脚和手上。新酒酿成后,祭灶神和祖先,然后将酒罐悬挂于树上,由家长启开罐口,先饮三口,随后家人尽情畅饮。这天,村邻们还要用牦牛角装上酥哩玛洒,相互敬酒对饮。
普米族裹草帘子舞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