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儿词风格独特,道具简单,一鼓一板一演员即可开场演唱,是地地道道的民间文艺“轻骑兵”。鼓为直径8寸的专用书鼓,板即月牙形钢板,一人演唱。作为古老的民间传统曲艺剧种,豫西大鼓书[¡]枞阳鼓书是一种安徽省的传统民间艺术,在枞阳县流传很广,俗称“大鼓书”。……详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民俗风格古朴,乡土气息浓重。
鼓儿词的表演为说唱形式,或男或女一人演唱,演唱者左手持手板,右手持一根长约30厘米的鼓棒,敲打面前架起的小鼓,无其它乐器伴奏,自敲自唱。
同时,鼓儿词曲调委婉、余音优美。
鼓儿词是我国一个古老、独特、稀有的说唱剧种,是鹰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研究、发掘和整理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对于丰富我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意义。
鼓儿词历史悠久。其语言以鲁南方言为基础,原生态唱法;唱腔有平腔、高腔两种,多为宫调、商调或羽调式;唱词格式是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主体的上下句,多为自问自答;节奏“有板无眼”,全部采用强拍,不用次强拍或弱拍;音域在十度以内,比较狭窄。它是一种鼓、板击节并用的曲艺形式。鼓儿词的种类有豫西大鼓、河洛大鼓、梅花大鼓[¡]梅花大鼓,又称“梅花调”、“北板大鼓”,是北方鼓曲的代表曲种,也是北京、天津地区特有的地方性大鼓曲种…详情>、京韵大鼓[¡]京韵大鼓,中国曲艺曲种之一。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河北木板大…详情>等,内容丰富多彩,场地可大可小。
鼓儿词又称枣庄小鼓、石门小鼓。左手夹钢板,相互锤击,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右手击鼓,鼓声深沉浑厚,与钢板声交错,形成一种特殊的效果。它最初的土名叫高台鼓儿哼,俗称鼓儿词,又叫大鼓书。最早可追溯至明末清初,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明末进士石元郎是鼓儿词的始祖。鼓儿词是极具枣庄特色的曲艺形式,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表白、念唱及语言、句式上都独树一帜。它起源于枣庄市市中区一带,是流传于鲁南、鲁西南和苏北地区的一种古老、独特、稀有的汉族说唱剧种。
枣庄鼓儿词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