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艺术 > 绍兴水乡社戏

绍兴水乡社戏



鲁迅在《社戏》中说,外国人以为中国戏的"大敲,大叫,大跳",不适于剧场演出,但若在野上演出,"远远地看起来",却"自有他的风致"。
鲁迅把这两出戏写进《阿q正传》、《社戏》等著名小说里,均不是他信手拈来之笔,而是充分反映了它们的人民性。
绍兴的水乡戏台,大都构筑在土地庙之类寺庙前的河上,故称"河台"、"万年台"。

《龙虎斗》、《游园吊打》是很能体现绍剧[¡]绍剧,中国传统戏曲剧种。原名“绍兴乱弹”,俗称“绍兴大班”,源于秦腔,1950年定名为绍剧。绍剧起源…详情>特色的戏,历来为绍兴观众所拍手称快,叫好。东安、任家桥、凤仪、东周、宾舍等地的古戏台迄今犹存。现在的水乡社戏以鲁迅笔下的绍兴社戏为主要形式,重现绍兴演社戏、看社戏的民俗风情和越地戏曲特色,将原始社戏风貌和现代表演艺术有机结合,定能赢得无数观众的喝彩。

时过境迁,水乡社戏在传承,在发展。
鲁迅再用他的如椽之笔,以优美抒情的笔调追述儿少年代观社戏的美好回忆,一派诗情画意,引人入胜,更激起了人们对社戏的眷恋和怀念。连自己的姓名也写不出,甚至连圆圈都画不圆的阿q在临刑前游街时,居然还要哼几句"手执钢鞭将你打",足以说明社戏受到绍兴人民的普遍欢迎了。清代童谦孟写有一首竹枝词[¡]竹枝词,是一种诗体,本巴、渝一带民歌。唐代刘禹锡作为把民歌变成诗体的文人,对后代影响很大。竹枝词在漫…详情>,描写当年看社戏的盛况:"岳神赛罢赛都神,演出河台戏曲新,两岸灯笼孟育管,水中照见往来人"。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