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艺术 > 四川大竹 竹唢呐

四川大竹 竹唢呐

众所周知,在杆子前端有一个扩音的喇叭,是唢呐的另一核心组成部分,区别于现代木唢呐再配上金属喇叭,竹唢呐的喇叭则是采用当地产的黄竹,剖竹剥成细蔑丝,编织成喇叭状,在上面敷上一层灰,干后再上一种油漆,才算成型,当地人取名为“蔑篓篓”。

竹唢呐选材为“罗汉竹”,因该竹竹壁厚实,竹节短而口型差异不大,加之能抵抗湿热温度,不易开裂且音质有共鸣之效果,所以也就成了竹唢呐的重要组成部分“唢呐杆子”。
被誉为竹乡的文化名片—竹唢呐历经沧桑岁月延续至今,它更以清新、动听的音韵载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县文化馆曹传和根据多年的研究为记者解疑:数百年前,当唢呐这种民间乐器传入竹乡,精明而质朴的大竹人凭借当地竹多、竹质优良的优势,仿照木唢呐形状,再潜心研制,用本地竹子制作成与众不同的一种唢呐。

大竹产竹,竹誉巴蜀。


溯源大竹历史,记者不禁想问:产生于该地的竹唢呐是何年出现的?而竹唢呐有异于木制工艺的木唢呐,这又是何人发明的?濒临失传的竹唢呐,现在还有人在吹奏吗?带着诸多的疑问,记者走进了大竹县文化馆。
唢呐杆子又分为“头膛杆子”、“二膛杆子”、“三膛杆子”,“三膛杆子”是竹唢呐的基础部分,也是重要环节。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