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坑中秋节舞火龙
不管这传说有多少迷信成份,但中国是龙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节舞火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是值得珍视的。
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过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2011年5月23日,大坑舞火龙被列入第三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轮番舞龙者达三万多人。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
大坑舞火龙是香港铜锣湾大坑的传统客家舞火龙习俗,最早于19世纪末出现,实际上由何时开始则无从稽考。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热闹非凡。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如今大坑区的舞火龙活动规模颇大,除总教练、教练、总指挥及指挥外,安全组等等。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