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些农村沿用旧礼为乡里人参军、上大学行饯行礼,表示祝贺。
做客到乡下做客,主人会煮上一大碗线面,外加鸡蛋、花生、肉菜等肴。客人不能把点心都吃光,一定要留下一些,叫做“留碗底”。
挂脰孩子到亲戚家去做客,如果是第一次来的,临行时,主人就要用红髻线扎上一些钱,挂在孩子的脖子上,叫做“挂脰”。特别是结婚时,亲戚送来贺礼,主人除了宴请他们之外,临行时还要分给一刀“祖肉”(一般是条肉)和一串红糰、白糕、石榴包等,俗称为“回贺礼”。意思是为远方归来的亲人洗尘。主人收下面蛋后,要回敬红糖数块(今用糖果),表示不忘家乡亲人的甜情蜜意,待外出回来时,再赠以毛巾、肥皂酬谢他们。主人要备办酒席宴请他们,作为答谢。
送嫁姑娘要出嫁了,亲友赠送一批衣料或生活用品给她,叫做送嫁,姑娘则要把夫家挑来的石榴包、红糰、白糕、猪肉分赠给他们。
谢师旧时父母延师教子学艺之日,要用盘盒装上酒菜,送到师傅家中,先让孩子行拜师礼,再呈上一个红封,内装学艺的酬金,叫做“谢师”。
贺喜(即送贺礼)在仙游乡村,凡是结婚、“做十”(祝寿)、“贺厝”(即庆贺新屋落成)的人家,其亲友都用红纸包上几元线(有的是送实物)作为贺礼。师傅收下了这些礼物,就认下这个徒弟,开始教他学手艺了。
下马,亦称“脱草鞋”古时,远离家门出外做官或经商的人回到家乡时,他的堂叔侄,表兄弟姐妹等亲戚,都要备办线面、鸡蛋(或煮碗点心)相敬,俗称“下马”。
饯行旧时出外赴考、做官或经商的人,临行时,他的亲友要煮上一碗线面、鸡蛋给他吃,叫做饯行,意思是祝他平安、顺利。他们收下礼物后,必须回敬毛巾、肥皂,表示感谢亲友们的深情厚意。
仙游民俗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