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艺术 > 忻州神池八音会

忻州神池八音会

乐器有大鼓、小鼓、板、大锣、小锣、钹、镲、小云锣、梆、巨琴、二把、胡胡、唢呐、木鱼[¡]木鱼是一种法器,多用于佛教、道教的功课与法会。相传鱼昼夜不合目,故刻木像鱼形,击之以警戒僧众应昼夜思…详情>等,和上党梆子的乐器完全相同。
八音会是民间器乐演奏组织。
李瑞环、王震、李铁映、薄一波、方毅、李德生、杨静仁、王忍之、贺敬之等中央领导观看了演出。以后活动逐渐减少。1990年5月,高平八音会演出参加山西民间艺术团体赴京汇报演出,获中国大众文学贡献奖。如果遇上商号或住户在街中心摆上一张上面摆有烟茶(或酒)的桌子,就需停下来演奏一番。

解放后,由于乐人停止了活动,八音会增加了为结婚迎送新人和为死者“送殡”。
从长子县西南呈村元代就制造锣鼓乐器看来,至少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演奏中也增添了许多新的曲目,如《东方红》、《小放牛》和各种民歌。有不少八音会会唱“围鼓戏”(围着老鼓坐着演奏,作不穿戏衣的清唱)。80年代开始又出现兴旺气象。如两支八音会在街头相遇,则停下来展开竞吹,互不示弱。也有些能粉墨登场,演唱上党梆子或者泽州秧歌,变成了”自乐班”。曲牌有粗犷激越的“火雷炮”、“十大反”等,有细腻悠扬的“节节高”、“戏牡丹”等。

八音会的演奏深受群众喜爱,民间婚嫁娶及其它喜庆活动均请八音会助兴。
一般都在冬季农闲请教师来教练。1997年冬,长治市组建的“山西省民间锣鼓艺术团”赴港演出,受到香港同胞及国外友人高度赞誉。

八音会的活动是参加迎神赛社或为举办的各种游艺伴奏,也应村民之邀,为娶亲或搬家“暖房”。
演奏员穿着长袍大褂,着礼帽,衣领里插一面写有村名或会名的小红旗,细吹细打,缓步行进。
迎神赛社实际是搞大型的观摩比赛。境内多数县的大村大镇,都有八音会,有的称为“公议会”、“同乐会”等。已经收集到的曲式有百余种。钗角演奏者郭元宝获最佳演奏奖。1989年,孝义暴锁才一家组成的八音会,参加山西省“禹王杯”电视大奖赛,获第二名。

在神池县流行最广的音乐组织和音乐形式,以古代把金、石、丝、竹、瓠、土、革、木称作“八音”而得名。
1980年,在八音会的演奏中又增添了部分西洋乐器。演奏的曲牌有[十大番]、[小十番]、[十样锦]、[长皮]、[节节高]、[戏牡丹]、[得胜令]、[招军]、[如令]、[盗令]等数十个。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