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贵州黄平风俗民情

贵州黄平风俗民情

主要活动有对歌、吹芦笙、踩芦笙、赛马、斗鸟等。
祭祖后,各家食用丰盛菜饭。

哈戎节:黄平县革家人祭祖的节日,是革家一个家族(宗族)的盛典。


黄平苗族大歌

黄平苗族大歌是一组以歌颂各种人物事件和英雄群象为主体的历史谣诗。从内容来看,共分为十二路歌,主要反映天地日月、英雄鬼神、去恶除暴和婚姻自由等方面的重大人物事件。
革家青年男女,身穿节日服饰,上山对歌,盛况空前。

龙船节:每年农历五月五日,重安、石牛两地人民进行龙舟[¡]龙舟,是龙和舟的合体,最早是祭神祭河神祭水神用的,后来与端阳节结合在一起,实际上端阳节以前就有龙舟了…详情>竞渡。
在节日里,芦笙的吹踩声,男女的对歌声,此起彼伏;男女青年在一起互诉衷情,赠送信物;老年人笑谈丰收,妇女们尽情歌舞,而最吸引人的要算是芦笙乐队的竞赛了。芦笙节期间,还同时举行斗牛、赛马等娱乐活动。初一忌扫地、忌往门外泼水,忌外户妇女先进屋,初二晨挑新水,初九至十五玩龙灯、踩高跷、男女青年游方。正月十四过小年,各家接回已出嫁的姑娘和姑妈过小年。这一天,房族人家杀猪杀牛,烤备酒菜,隆重庆祝三天三夜。

谷陇芦笙节:苗族节日,每年的农历9月27日-29日举行,为期三天。


粽粑节:每年农历六月六日,黄平县白保、翁开吴姓家族过粽粑节,其余苗族过五月五粽粑节。吴姓过粽粑节时,包粽子只用梭草捆,将粽粑30个捆成三蓬做成一挑,一头两蓬,另一头一蓬,扁担[¡]扁担是壮族互击体鸣乐器,独特的民间乐器,源于劳动工具和日常生活。常用于壮族民间舞蹈伴奏。在全国各地区…详情>搁架于席桌上。
杀鸡宰鸭,备食品祭祀祖宗、供奉灶神,于夜“守岁”过除夕,初一晨进行“开财门”、“敬”年神。男童到寨里各户人家踩新年。
黄平县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辖县,县名源于旧州,以地平“撅土为黄”而得名。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在黔东南州西北部。
主要方法是用蜡刀蘸蜡液,在白布上描绘几何图案或花、鸟、虫、鱼等纹样,然后浸入靛缸(以蓝色为主),用水煮脱蜡即现花纹。

民族节日

春节以农历十二月三十为大年年节。
多十多年或五十年举行一次。每房族都有自己的哈戎坪。

爬坡节:每年三月为黄平苗族、革家人在爬高坡节时,约定时间按顺序进行,以黄飘高坡集会点规模最大,会期三天。身着盛装的苗族姑娘,首冠银帽,身缠银带,围着排排芦笙翩翩起舞。
龙船用榔木、杉木挖空制成。赛毕,鼓头杀鸡宰猪招待宾客,高歌畅饮,通宵达旦,推选翌年赛船鼓头。反映天地日月的代表作《铸造日月》中,叙述神仙和阴阳,拟化王宝、勾雄、勾当等英雄好汉开天劈地、开采金银和冶造日月的过程。

革家蜡染

革家蜡染是一种以蜡为防染材料进行防染的传统手工印染技艺。
东界施秉,南邻台江、凯里,西连瓮安、福泉,北与余庆接壤。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踩亲节:革家人对芦笙节的称呼,在农历正月初二或十五举行。节日可分为三天、五天、七天。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