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盘锦白喜事酒俗

盘锦白喜事酒俗

其中丸子表示丧事在亲友、邻里的帮助下办得圆圆满满;粉条表示如泪如涕,暗寓对逝者的追念之情;而大豆腐则是必上的菜,也是压桌菜,因为它是白色的,含祭奠的意思。普通人家准备的大多很简单,以吃饱为度。如有鸡蛋类的菜,则要最后上,原因有“滚蛋”的谐音,有逐客之嫌。

一般人家每桌上7和9道菜,有钱的人家上11、13甚至15道菜。

旧时,在盘锦,不论是乡村还是城里,出殡时间都是早晨日出前,在上午十点钟前,基本就已安葬完毕了,所以都回到丧家吃饭。
这时,“大落忙”的会根据丧家意愿,在逝者的儿孙中,选出较有出息的二三个代表,挨桌向客人敬酒,以表谢意。主要有丸子、粉条汤、豆腐等。答谢宴上忌讳也颇多,如对酒席的好坏,客人们都不予以评论;不能喝得太多,吃得太多,否则好像你不悲伤似的;不能划拳、敲桌打碗、放声大笑……反之,如在这种场合互相劝酒,甚至喝得烂醉、没完没了地侃大山,日后则会成为亲友中的笑谈,因为这是对丧家的大不敬。这种宴席叫“答谢宴”,也称丧宴、白宴、回灵饭、辞灵饭,没有婚礼酒宴程序那样繁琐。生活殷实的人家才会上鸡、猪肉炖粉等菜。这种“头”属于孝头,是“答谢礼”之一,一般由逝者的子女和孙辈一起磕,也有选出一个代表磕的,有磕一个的,也有磕三个的。无酒不成席。

在开宴前,参加葬礼的人,特别是曾为逝者换寿衣、报丧、挂幔守灵、随起举哀、埋土葬棺的人、都要洗洗手,用酒漱漱口,再含上一块糖,大意是去去阴气。
但菜肴数应是奇数,即“上单不上双”。选用的酒水主要是地产的“永顺泉烧酒”,它年代远(这酒坊始建于清1681年)、名声旺(连北镇、台安、锦县、海城、营口等地的商贩和办事情的人家都慕名来买这酒),且口感正、不上头、不刺嗓,价格也不贵,因此上得了台面,颇受欢迎。开宴时,逝者的亲属由长者或“大落忙”(即司仪)领着,举起一杯酒,向各位来参加吊唁和敬礼的亲友,致答谢辞,后再磕头。

答谢礼过后,大家开始吃饭。
出处/作者:佟伟(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