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古代行刑为何要选在“午时三刻”

古代行刑为何要选在“午时三刻”

这种计时方法分一昼夜为一百刻(一刻相当于今天的14.4分钟)。

这个得从我国古代的计时办法说起。
现时每昼夜为二十四小时,在古时则为十二个时辰。

古代除了用圭表、日晷计时外,还以漏刻计时。


具体划分如下:子(鼠)时是十一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丑(牛)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寅(虎)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卯(兔)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辰(龙)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巳(蛇)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午(马)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未(羊)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申(猴)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酉(鸡)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戌(狗)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亥(猪)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
漏刻是一种比日晷用途更大的计时器,它可以用来计时、守时,而且不受夜晚和天气变化的限制。
在旧小说和戏文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或听到在处决犯人时,朝廷的那些命官们的总会这样说:“午时三刻,推出去斩了”!尤其是犯人被押送在法场,如果时辰不到“午时三刻”,还得等,等时辰一到,才开刀问斩。
古时的时辰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标,又分别用鼠牛虎兔等动物作代,以方便记。

为什么当时行刑总是选在“午时三刻”?其实这个还是有一定讲究的。
“漏刻”中的“漏”指漏壶;“刻”指刻剑。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