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昆山农村里家家户户都将新年留下来的年糕用油煎,以油气来熏床,驱赶越冬的蚊蝇跳蚤之类,叫做“熏虫子”。
接下来就要到土地庙烧香,“土地”又叫“社神”,一般生前都是对地方上有贡献或有影响的人,比如锦溪陆氏“三贤”之一陆挚、在周市蔚州村屯垦过的唐代大将尉迟恭等人死后都被尊为“土地神”。”当然,“撑腰糕”有健身作用那只是老百姓丰富的想象而已,没有科学根据,也不会有人去当真,但这样的想象也很美丽。支持柴米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劳。
如今,在昆山民间“撑腰糕”还一直在“撑”下去,只是吃的是普通的蒸糕,一般不是隔年的年糕,也不放在油里煎了。
二月初二民间习俗要吃“撑腰糕”。据《清嘉录》记载:“是日,以隔年糕油煎食之,谓‘撑腰糕’。清道光年间编纂的《昆新两县合志》对此已有记载,一直流传至今。
又徐士《吴中竹枝词[¡]竹枝词,是一种诗体,本巴、渝一带民歌。唐代刘禹锡作为把民歌变成诗体的文人,对后代影响很大。竹枝词在漫…详情>》写道:“片切年糕作短条,碧油煎出嫩黄娇。这个时令正交“惊蛰”节气,天气转暖,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出来活动。”此诗道出了“撑腰糕”的特殊功能。年年撑得风难摆,怪道吴娘少细腰。人们用草木灰环绕住宅和水缸撒一圈,俗称“引龙回”。”清蔡云《吴》诗中写道:“二月二日春正饶,撑腰相劝馊花糕。
二月初二古代称为“中和节”,又叫“龙头节”,民间叫做“龙抬头”。
江苏昆山二月初二中和节习俗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