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其二:“天公无情最无情,不怜人间孝子心;为赚小可一掬泪,忍教清明雨纷纷。但是,重视并不等于了解。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其四:“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其习俗由来已久,相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仿效,也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也就成为了中华民族固定的一种风俗。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明扫墓,被称之为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大多数人对清明节扫墓的习俗还是很重视的。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
我们不妨先从文人墨客的描述中了解一下古人的清明扫墓:
其一:“阴阳无途通音问,清明寻路且上坟;点点泪和纸钱化,水酒少去不见人。
据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其三:“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清明扫墓必须携带的七种物品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