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清明节黄帝陵祭祖
每年清明节那天,黄陵县民众遵从民间传统习俗,纷纷来到华夏始祖轩辕黄帝陵前,举行公祭典礼和民间祭奠活动。山上古柏参天,黄帝陵就在古柏包围之中。起初,黄帝及其部落在延安地区繁衍生息,后来部落沿洛水南下,东渡黄河,曾居于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县轩辕丘),取名轩辕。
黄帝陵位于延安境内黄陵县城北的桥山之巅,距县城1公里左右。”
黄帝是传说中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轩辕黄帝,是传说中的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再往前有“古轩辕黄帝桥陵”石碑,系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陵西巡抚毕沉立。黄帝陵位于山顶正中,坐北朝南,陵高3.6米、周长48米。陵前有一座祭亭,亭中央立一高大石碑,碑上有郭沫若题“黄帝陵”3个大字。桥山,有诅水环绕,有群山环抱,又有公路通达山顶直至陵前。石碑后面便是黄帝陵。又因其崇尚土德,而土呈黄色,故称黄帝。祭亭后面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4字。据说,这叫下马石。后定居在河北涿鹿(今河北涿鹿)一带。到达山顶,首先看见路旁立一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甘肃、河北、河南等地也有黄帝陵墓,但据《史记·五帝本纪》和《黄帝本行纪》所说:“黄帝崩,葬桥山。古代凡祭陵者,均须在此下马,步行至陵前。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