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史
1894年6月23日,国际奥委会在巴黎正式成立。1948年1月,约瑟夫·格鲁斯关于设立的庆祝奥林匹克运动的提议,在瑞士圣莫里茨举行的第42届国际奥委会全会上获得批准。各国家和地区奥委会负责在奥林匹克日当天组织活动,共同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历史上的特殊时刻。
纪念宗旨
纪念日的宗旨是鼓励世界上所有的人,不分性别、年龄或体育技能的高低,都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活动主题
时间 | 主题 |
2018 | 全民奥林匹克 |
2019 | 我的奥运之路 |
2020 | 保持强大、保持活跃、保持健康 |
2021 | 在一起更强大 |
2022 | 携手共创美好世界 |
2023 | 动就一起(let's move) |
2024 | 动就一起(let's move)、庆祝(celebrate) |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意识形态、语言文化,全世界人民相聚在五环旗下,以团结、和平与友谊为宗旨进行公平竞技,具有国际性的特点。

教育活动
各国奥委会围绕“提高”、“学习”和“发现”三大纲领,积极开展各类体育、文化和教育活动。部分国家甚至将这一活动列入学校课程,许多国家奥委会还将音乐会和展览等形式引入纪念日的庆祝活动当中。各国奥委会近期举办的活动包括:青少年与顶级运动员的见面交流会、设立新网站,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等内容。
2019年的奥林匹克日标志着公众在参与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迈出的全新一步。这一天,全法共举办了12场比赛,46位幸运跑者赢得了参加2024年巴黎奥运会“全民马拉松”比赛的门票。自2019年法国体育部设立了“体育节”以来,奥林匹克日的规模在法国不断壮大。
从1948年起,国际奥委会将每年的6月23日定为国际奥林匹克日。当年6月23日举行了首次奥林匹克日活动,参加的国家有葡萄牙、希腊、奥地利、加拿大、瑞士、英国、乌拉圭、委内瑞拉和比利时。此后,在每年的6月17日至24日之间,各个国家或地区奥委会都要组织各种庆祝活动。世界上参加此项活动的国家、地区已由首届的9个增至100多个,参加者十分踊跃,表达了人们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崇尚。经过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赞同,把这一日称为“奥林匹克日”或“运动日”。

历届活动
中国
活动时间 | 活动内容 | |
---|---|---|
2018年6月23日 | 第三十二届奥林匹克日活动于当日上午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举行,在女排奥运冠军魏秋月和短道速滑名将韩天宇的带领下,近两万名体育爱好者参与了5公里休闲跑、奥林匹克文化营和群众体育项目展示等多项活动,此次奥林匹克日活动由中国奥委会主办,中体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同时在张家口、哈尔滨、深圳、承德、海阳、大同、西宁7座城市举办了全民健身活动。 | |
2019年6月23日 | 中国奥委会2019年第33届奥林匹克日活动在北京、张家口、上海、广州、青岛等10地同步举行。活动以“我的奥运之路”为主题,上万名体育爱好者参加了长跑、奥林匹克文化营、群众冰雪体验等活动。为迎接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国奥委会联合北京冬奥组委在延庆北京世园会举办了“奔向2022 绿色起跑 全民开动”为主题的奥林匹克日分会场活动。作为此次活动的全国合作伙伴,中国银行组织了150人的跑团方阵参与了当天的活动。 | |
2020年6月23日 | 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通过各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向全球致以视频问候。2020年,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为号召广大体育爱好者为备战东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的运动员加油,鼓励他们在抗击疫情的同时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继续保持强大,由中国奥委会与北京冬奥组委联合发起“保持强大 中国奥运选手在线加油会”。该次中国奥运选手在线加油会是中国奥委会2020年奥林匹克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以奥林匹克精神感召广大群众,带动更多的人参与体育运动。 | |
2021年6月20日 | 中国奥委会2021年第35届奥林匹克日活动在北京、张家口、杭州、成都、三亚、繁峙、织金等7地同步启动,全国数千名体育爱好者参加了健步走、奥林匹克文化营、群众冰上体验等活动。 | |
2022年6月8日 | 中国奥委会第36届奥林匹克日活动以“携手共创美好世界”为主题,在线上多个平台启动。 | |
2022年6月23日 | “向奥林匹克精神致敬”系列活动启动,全国各地的青年们挥洒汗水、摆动双臂,以跑步积累里程线上接力的方式,一起跑向巴黎,传播奥林匹克文化。 | |
2023年6月22日 | 中国奥委会奥林匹克日长跑在杭州开跑。 | |
2023年6月23日 | 巴黎奥组委在索邦大学大礼堂公布了2024年夏季奥运会的火炬传递路线。中国奥委会举办了第37届奥林匹克日活动,主题为“动就一起”。本次活动的主会场设在北京,并带动杭州、张家口、成都、湛江等10个城市设立分会场,各地结合自身特色体育项目,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活动形式不断创新,在keep、新浪微博等线上平台上也开展了线上活动, | |
2024年6月15日 | ,中国奥委会2024年第38届奥林匹克日“动就一起·活力挑战赛”主题活动在线上正式开启。 | |
2024年6月23日 | 中国奥委会2024年第38届奥林匹克日活动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以“动就一起”为主题,在北京设主会场,南昌、杭州、大连、大理、乐山等13地设分会场。 |
世界
巴黎
自2017年起,巴黎2024奥组委就开始致力于推广奥林匹克日的“行动”“学习”和“发现”这三个理念,并联手法国奥委会和法国体育部举办了联合庆典。
组织机构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法语:comité international olympique,缩写:cio;英语: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缩写:ioc),简称国际奥委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领导机构,是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法律地位和永久继承权的法人团体。1894年成立后,总部设在巴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了避免战火的洗劫,1915年4月10日总部迁入这个有“国际文化城”之称的瑞士洛桑。这里有奥林匹克博物馆,奥林匹克研究中心,还有以顾拜旦名字命名的大街,体育场,等等。数十年来,洛桑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无怪乎有人将洛桑称为"奥林匹克之都"。国际奥委会也是在这个美好的城市逐渐发展、壮大而闻名于世的。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
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家奥委会。《奥林匹克宪章》第四章对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给以明确的说明。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层组织,是奥林匹克各种活动的直接承担者。《宪章》对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的任务、作用、组成、名称、使用的标志等方面作了具体而详细的规定。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只有完全符合这些规定才能得到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承认,成为这一国家或地区奥林匹克运动唯一合法的组织者与领导者。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拥有205个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
许多国家除举办长跑活动外,还组织自行车、足球、排球等体育比赛,并有文娱表演活动。中国从1986年起亦在每年的6月23日举行包括长跑等各种大众体育项目在内的奥林匹日活动。各国的奥林匹克日活动得到国际奥委会的赞助,每个国家可申请得到1000份由国际奥委会主席签名的参加者证书和1500美元经费。中国奥委会积极响应国际奥委会的号召,坚持开展“奥林匹克日长跑”活动,使之成为纪念现代奥林匹克诞生的传统公益活动,中国奥委会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一起,把奥林匹克精神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活动内容
奥林匹克日长跑
国际奥委会于1987年发起了“奥林匹克日长跑”活动。长跑的距离因性别、年龄不同而异,平均距离约为10公里。其目的在于鼓励世界上所有的人,不分性别、年龄或体育技能的高低,都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通过群众体育活动,推广奥林匹克精神。参赛国家奥委会从1987年首届的45个增至150多个。
2017年的奥林匹克日标志着巴黎2024奥组委申奥之路的一个转折点,在巴黎街头和塞纳河畔那举办了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塞纳河上漂浮着的田径赛道给全世界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