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节日大全 > 中元节 >

中元节

中国传统节日

节日时间:

中元节的日期是每年农历的7月15日。

今年(2025)中元节的时间是公历2025年9月6日,星期六,农历二〇二五年七月十五。

2026年中元节的时间是公历2026年8月27日,星期四。

中元节

节日概述:

中元节是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之一,時间为农历七月十四/十五。该名最初为道教所称,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俗称鬼节,又称亡人节、七月半。中元节带有祭祖和感恩的双重功能,孝文化是其精神内核,也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中特殊的存在,是中国人对逝去父母以及亲人表达孝敬、思念的重要节日。

中元节作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祀节日之一,同時具备儒、释、道三家的历史渊源。此名源于道教,其节俗始于古代儒家秋尝祭祀的古老习俗。发展到宋代,形成了一日三节的形态,即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道教祭地官,祈求定人间善恶,民间祭祀祖先、孤魂野鬼。佛教受儒家影响,设盂兰盆会,以超度历代先祖。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又受到宗法制的影响注重孝道,因此中元节祭祖节俗得以扎根民间。

七月十四/十五日祭祖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2010年5月,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莱芜中元节习俗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节日名称

名称由来

“中元”一词脱胎于道教的三元三官,三官是指天地水,中元属地官。道教认为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与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相配,构成三元节的序列。南北朝時期的《赤松子章历》中规定了检校和修斋祈福的日期:“三元日正月十五日上元,七月十五日中元,十月十五日下元,天地水三官检校之日可修斋祈福。”

唐朝,中元节开始有了明确记载。《唐六典》卷四《祠部郎中》记载了“三元斋”,讲到“七月十五日地官为中元”。宋代王钦若等编纂《册府元龟·帝王部》记载,玄宗曾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颁救天下,要求百姓今后每…详细内容 »

节日起源

中元节的起源可追溯至上古時期的礼神祭祀活动,后随着佛教与道教的介入,开始固定于农历七月十五,作为节日逐渐发展。

远古時期

七月十五作为庆祝节日,最早可追溯于夏代甚至远古的月亮崇拜,具体到社会活动层面,则为满月之時举行的“跳月”庆典。《礼记·祭义》曾记“祭日于坛,祭月于坎”,“祭日于东,祭月于西”。《史记·匈奴列传》记单于朝拜日、夕拜月。直至战国、秦汉時期,华夏族与匈奴族仍将拜月奉为祀典。远古時期的氏族男女们每逢月圆之夜都要集会于场,举行歌舞庆典,也就是“跳月”,七月十五的主题多与祭奠鬼魂和主杀之神有关。

详细内容 »

历史沿革

上古及春秋战国時期

依据天時物候进行春祭秋祭,逐渐形成了春祈秋报的信仰与习俗。七月十五,正是农作物成熟、丰收之际,上古先民将各种成熟的果食谷物等供献在神祖灵前,报答神鬼与祖先的荫庇。此時的祭祀仪式在古代称为“秋尝”、“荐新”。

魏晋南北朝

东晋佛教兴盛以后至南北朝時期,“盂兰盆会”以报恩父母之名流传甚广,盂兰盆会由此成为七月十五日的代名词。

唐代

李氏唐朝以老子李耳为祖先,中元节逐渐被重视,出现盂兰盆斋与中元节并行的趋势。两节的地位随不同皇帝对宗教兴趣爱好的转变時高時低,交替变化。武则天崇佛,在洛阳…详细内容 »

节日风俗

中国各地习俗

北京

每逢七月十五中元节,谷麻大部分收割完毕,农民们在這一天带着谷麻去神庙祭神,感谢神的恩惠,同時到祖先的墓地去上祭,以示对祖先的崇敬和哀思。各寺院设盂兰会,以长椿寺为最盛。另外一项重要活动是“放荷灯”。人们用彩纸做成朵朵莲花,下面用茄子、西瓜或南瓜做底托,中间插上點燃的蜡烛、放在水面上,令其自然漂流而下。积水潭、泡子河放荷灯渡鬼。

福建

由于普度与中元节、盂兰盆节所祭祀的对象主要是孤魂野鬼,而且時间都是在七月,仪式也很相似,因此,闽南民间把三者合一统称为…详细内容 »

节日传说

目连救母

佛教的盂兰盆节来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佛说盂兰盆经》中记载了這个故事: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亦称目键连),得到六通(六种智慧)后,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即用道眼视察,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头不成人形。目连十分伤心,于是用钵盛饭,想送给母亲吃,但是饭刚送到他母亲手中,尚未入口即化为灰烬。目连无奈,哭着请求佛祖帮助救救他的母亲。佛祖说:你母亲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众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里,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僧,依…详细内容 »

节日影响

2010年5月1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中元节(资源河灯节)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0月,鄂嘉七月十五中元节被列入州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莱芜中元节习俗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节日意义

中元节的祭祀并非仅局限于“鬼”的角度,其结合佛教“目连救母”的传说,更多是在于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发扬推己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基于传统节日而言,祭祖作为中元节的重要活动,是维系血缘宗亲的纽带,是实行道德教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播孝文化的重要方式。孝文化作为中元节重要的精神内核,在今天依然有着深远的教育价值。
黄历列表 农历黄历大全 吉日大全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