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简介
起源
辛亥革命指的是1911年(农历辛亥年)爆发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1894年11月于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次年初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并开始开展反清武装斗争。随后华兴会、光复会、科学补习所等革命团体相继建立。新兴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利用书刊大力宣传爱国和革命思想,民主革命思潮广泛传播。
1905年8月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公举孙中山为总理,确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革命党人积极联络海外爱国华侨,运动国内会党和新军…详细内容 »
历史背景
19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中武昌起义的爆发日。
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人开风气之先,排除顽固守旧势力的干扰,成功引入西学(美式教育),创办新式学校,将平民教育纳入腐朽的清王朝的视野。清政府迫于形势压力,不得不对教育革新網开一面,于1905年末颁布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式学堂,西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后,胜利果实曾一度被北洋军阀夺取,北海闭园10余年直至1925年8月1日才正式开放为公园。
虽然直到1909年,沿袭中国1300多年的科举制…详细内容 »
节日纪念
民国是一个动荡的年代,民国時期对于辛亥革命的纪念活动被赋予了浓重的政治气息,而不同的派系则将不同的政治思想灌输其中。
新中国成立以来,除了1951年、1971年特殊的历史背景以外,对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逢十纪念,国家都以最高规格举行纪念大会。“最高规格”的标准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全部或者大部分出席;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发表讲话;《人民日报》发表专题社论。像這样数十年一贯进行的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中国共产党生日可以与之相比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