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史
为了唤起人们对人类自身住房状况和拥有适当住房的基本权利的关注,1982年第37届联合国大会在确定1987年为“无家可归者收容安置国际年(国际住房年)”后,1985年12月17日,第40届联大又一致通过决议,确定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为“世界住房日”(world habitat day),亦称“世界人居日”。联合国为每年的世界人居日定一个主题,并确定庆典活动的主办城市。1985年世界住房日的主题是“千年发展目标和城市”。1985年的世界住房日的主办城市是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联合国将每年的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定为世界住房日,旨在反思人类居住的状况和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的权利。
设立宗旨
随着人们的居住环境在人口迅速增长所造成的压力下不断恶化,人居问题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985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在人居领域都面临着一些同样的问题:拥挤、提供基本服务的经费不足、缺少适当的住房、基础设施每况愈下等等;全世界有40%至50%的城市居民居住在贫民窟中;整个人类住区(城镇和乡村)有10多亿人缺少住房或居住条件十分恶劣,至少有1亿人无家可归,有6亿人生活在各种危害健康和生命的境况中。
面对人类住区的种种挑战,为了唤起各国政府和全社会对解决人居问题的重视,号召全世界为人居发展作出努力,1985年12月17日,第四十届联大一致通过决议,确定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为世界住房日(世界人居日),并每年确定一个主题。
历届主题
年度 主题 地點 主宾国
1986年 住房是我的权利 内罗毕 联合国副秘书长,中心执行主任
1987年 为无家可归者提供住房 纽约联合国秘书长
1988 年住房与社区 伦敦坎特伯雷大主教
1989 年住房、健康和家庭 雅加达 印度尼西亚总统
1990 年 住房与城市化 伦敦 杰弗里爵士阁下
1991年 住房与居住环境 广岛 广岛市长
1992年 住房与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纽约 联合国秘书长
1993年 妇女与住房发展 联合国,纽约 联合国秘书长
1994年 住…详细内容 »
活动内容
总体规划
2005年的十月三日是世界住房日。联合国人居署今年的纪念活动主要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举行,以提醒世界在印度洋海啸中有成千上万的房屋被毁,至今仍有数十万人生活在帐篷和简易棚屋内。
联合国人居署在世界住房日还发行了2005世界住房报告,今年报告的主题是“为都市住房融资”。该署执行主任阿巴得拉·阿巴斯说大幅改善城市贫民的住房条件仍然任重而道远。他说,“我们估计要大幅改善六亿七千万城市贫民的住房条件,从2005到2020年,估计每年将需要投入将近三千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