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节日大全 > 全国防灾减灾日 >

全国防灾减灾日

节日时间:

全国防灾减灾日的日期是每年公历的5月12日。

2026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的时间是2026年5月12日,星期二,农历二〇二六年三月廿六。

2027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的5月12日是星期三,农历二〇二七年四月初七。

全国防灾减灾日

节日概述:

全国防灾减灾日经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定于每年的5月12日。设立“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寓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2024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5月11日至17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设立背景

2008年5月12日,一场有着巨大破坏力的地震在四川汶川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推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经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也就是汶川大地震。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难、17912人失踪。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 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坚强。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协委员提议,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必要设立“防灾减灾日”或“中国赈灾日”,借此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

设立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時有发生,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在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 “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 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设立目的

1989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确定为“国际减灾日”,旨在唤起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敦促各国政府把减轻自然灾害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在设立“国际减灾日”的同時,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设立本国的防灾减灾主题日,有针对性地推进本国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如日本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防灾日”,8月30日到9月5日定为“防灾周”;韩国政府自1994年起将每年的5月25日定为“防灾日”;印度洋海啸以后,泰国和马来西亚将每年的12月26日确定为“国家防灾日”;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发生7.6级地震后,巴基斯坦政府将每年10月8日…详细内容 »

演变过程

1990年,中国第一次宣布灾区可以对外开放。中国在减灾领域与联合国有关機构建立紧密型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参与联合国框架下的减灾合作。

2005年初,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更名为国家减灾委员会,负责制定国家减灾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划,协调开展重大减灾活动,综合协调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及抗灾救灾等工作。

2005年9月,中国政府主办第一届亚洲部长级减灾大会;

2007年8月,《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等文件明确提出了中国“十一五”期间及中长期国家综合减灾战略目标。

2008年12月,举办加强亚洲国家应对巨灾能力建设研讨会。

<…详细内容 »

活动方案

为认真做好全国第一个“防灾减灾日”和该校防汛救灾活动,有效增强全体师生防灾意识,不断提升应急能力,确保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县委县府及县教委的部署和要求,结合该校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按照“校长负责、突出重點、快速反应、主动配合、有效防范”的原则,坚持宣传与演练并举、预防与处置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强化宣传教育、预防控制、预案管理、应急处置、救援保障建设,完善網络、健全機制、强化基础、提升能力,形成政府主导、学校协调、军地结合、社会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二)工作目标。预…详细内容 »

主题活动

2009年

2009年5月12日是中国首个“防灾减灾日”。国家减灾委对组织开展首个国家“防灾减灾日”进行了研究,对各地、各部门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提出了要求,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开展。

1.是开展中小学防灾减灾专题活动。宣传周期间,全国中小学普遍开展一次防灾减灾专题活动。通过组织防灾减灾演练、主题班会、板报宣传、观看防灾减灾影视作品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主题活动,提高学生防灾减灾素养。

2.开展各类防灾减灾教育活动。针对本地本部门主要灾害风险,立足群众广泛参与,有针对性地向广大干部和群众介绍灾害基本知识、防灾减灾基本…详细内容 »

各地行动

2013年,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機制改革纳入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框架。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不断完善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应急体系。2016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機制改革的意见》印发,要求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切实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

2017年7月31日,黑龙江省正式印发《黑龙江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规划提出,完成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3个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分库建设,创建200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开工建设“三江连…详细内容 »

防灾公益

——守护偏远山区安全,科普防灾知识暖人心
在中国广袤的偏远山区和基层乡镇,山地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且居住的大多是留守老人与儿童群体,他们在灾情发生期间的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點。从减灾防灾提前谋划的角度,来自上海的库防公司[隶属库守科技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是国内知名的应急救灾综合服务機构,同時也是民生物资综合保障全产业链服务商。为回馈社会,反哺社会从基层开始,传播防灾减灾知识,传授逃生自救技能。以接地气的方式深入基层,传递科学化、体系化、实操化的应急灾害和自救知识技能,为边远地区乡村居民筑牢安全防线。
库防公司的公益行动与众不同,他们不是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宣传方式上,更是将防灾减灾知识以更生动、更直观的形式传递给当地居民。库防公司团队亲自走进山区,与乡民面对面交流,通过现场演示、模拟演练等方式,让居民们亲身感受到灾害的威胁,并学习如何应对和自救。
黄历列表 农历黄历大全 吉日大全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