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全球都有“高考”。比如,美国有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美国高中生进入美国大学需要参加的考试)或者act考试,英国有a-levels(中学高级水平考试),這些都是学生进入高等教育的必需,是选拔人才的手段。不同的是,社会教育资源的丰富,职业教育的发达和成熟,人们对成才道路的宽泛认知等,从某种意义上冲淡了人们对能不能进入高等学府這个问题近乎“刻薄”的强烈情绪;东西方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疏密的不同,也从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了两者对于孩子“成才”和“成人”的不同期许。澳大利亚则为atar(高等教育排名,平時成绩+周州会考,但部分州无需会考,参照平時成绩计算atar)。
法国
法国高等教育结构较为复杂,学位种类独特,高考制度也有别于中国等许多国家。 法国高中生进入大学深造的必要条件是首先得到由学校统一颁发的高中毕业证书,然后再参加高中会考(bac)。原则上说,所有通过高中会考的高中生,即获得bac的人,均可申请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但是医学系、牙医系、药学系及技术学院等除外。由于名额有限,這些院校和专业一般采取淘汰制招收大学新生。英国
英国中学生初中毕业后,就要参加一个重要的gcse考试(类似于中国的会考),即普通中学教育证书考试,通常要考8至10门课程,在规定的時间全国统考。希望继续进大学深造的学生,则还要继续在高中学习两年,专门为进入大学的高考做准备。這种教育在英国也叫做延续教育。爱尔兰
2022年4月11日消息,据《爱尔兰時报》报道,为了扩大学生外语学习范围,時任教育部长理查德·布鲁顿2017年发布了未来10年外语教学战略。根据该战略,爱尔兰从2020年起将中文纳入高中外语选修科目,并从2022年起举办中文考试。根据爱尔兰国家考试委员会公布的高考日程安排,2022年的中文考试分为口语、听力和笔试3个部分。
2022年4月9日,中文口语测试在爱尔兰开考,首次将中文纳入高考外语选考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