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和最具文化内涵的节日,更是推动产业经济和内需消费的重要内驱力。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春节消费也由传统的置办年货发展为具有時代特色的贺岁作品、产品工艺、休闲娱乐等节日产品和服务。春节期间,人群、金融、物资、信息、艺术的大规模流动,带动了文化、商业、交通、旅游、电信、金融、餐饮各行各业全面繁荣,形成了独特的“春节经济”。交通
中国春运
春节期间的运输,简称为“春运”。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运输期间。以春节为界,节前15天,节后25天,共40天,由国家经贸委统一发布(每年起止時间略有不同),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按此进行专门运输安排的全国性交通运输高峰叫做春运。在40天左右的時间里,将有2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占世界人口的1/3。中国春运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的周期性运输高峰。文化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春节项目保护单位文化和旅游部评估合格。春节历史悠久,不仅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并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国人过年,过的是辞旧迎新的“時间之年”,是情深义重的“文化之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随着中国文化影响的扩大,春节已然成为世界性的节日符号、跨越地理和文化边界的全球性庆典。据悉,因蕴含敦亲祀祖、祭祝祈年、顺应天時、驱邪祛恶等文化内涵,春节引发许多人的情感共鸣,有近20多个国家或地区将之定为整体或是部分辖区的法定节假日。每年春节,全球大约有20亿人击节欢庆。春节能成为全球性节日,不单单是中国文化受到世界人民喜爱,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处世哲学悄然改变世界的体现,也是中国秉持美美与共的全球文明观的体现。因为春节不仅是团圆喜乐的节日,更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道德理念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和思想精华。从和和美美的中国传统民俗佳节,到流行世界的联合国假日,是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又一次彰显,必将推动春节丰富文化内涵的广泛传播,让全球华人对“四海一家”的感受变得更为深刻与生动。当习俗融进现代時序、仪式浸入生活肌理,中华文化的和合之美也绽放出更多魅力。春节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中华传统文化理念,這种理念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在追求相契合,其蕴含的“民胞物与、协和万邦”的精神价值历久弥新,有助于推动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世界。2024龙年新春,联合国粮农组织、维也纳联合国总部等联合国機构首次正式庆祝中国农历新年。
2024年12月4日,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社会
春节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传统节日,其影响力正在世界范围内扩大。春节临近,学者与海外侨胞热烈讨论,表达对推动文化传播、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美好期待。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万家团圆、辞旧迎新的喜庆日子。据不完全统计,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1/5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性文化盛事,为各国民众带去欢乐体验。国外影响
春节已经走进全球近200个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包括美国、加拿大、菲律宾、毛里求斯等在内近20个国家和地区,把中国春节定为整体或者所辖部分城市的法定节假日。
2024年2月11日消息,中国春节期间,柬埔寨金边德崇国际機场项目举办龙狮表演,在项目营地张贴春联,悬挂灯笼,并为同事们准备新年红包和节日大礼包,让中柬两国员工一起热热闹闹过年。
2024年12月,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時间 | 国家 |
---|---|
1989年 | 韩国政府将中国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
2002年 | 印尼全国公共假日 |
2016年10月 | 里约州官方节日 |
2018年8月26日 | 美国加州欢庆法案正式生效,鼓励学校和教育機构举办活动宣扬亚裔文化传统 |
2020年12月29日 | 泰国内阁增加中国农历春节为特别法定假日 |
2021年11月12日 | 巴拿马全国性节日 |
2022年9月30日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法定节假日 |
2023年2月2日 | 纽约市法定假日 |
2023年2月14日 | 伊瓜苏市官方节日 |
2023年9月9日 | 纽约州公立学校的法定假日 |
2023年12月22日 | 联合国假日 |
2024年7月8日 | 缅甸政府宣布将中国农历新年定为国家公共假日 |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