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卷唱本
胡祖德《沪谚外编》收录有《花名宝卷》、《怀胎宝卷》以及《白娘娘报恩》、《小方卿道情》、《斩白獭》、《卖妹成亲》、《陆雅臣卖娘子》、《孟姜女寻夫》、《张凤山卖布送人情》、《庵堂相会》、《陈九仙求子》、《僧鞋记》等唱本。
《沪谚》中的2000多条谚语主要收集于陈行地区,而且大多至今仍在应用。这里是上海十分典型的近郊农村,是传统集镇和村宅演变的缩影,2000年10月起归闵行区浦江镇。这里是“上海县城隍”秦裕伯的故乡,区划建置稳定,各村宅都有不少能唱善说者,以极为朴实又充满机趣的言语,浓缩当地风土人情,评论世态善恶美丑,反映各自喜怒哀乐,调节周边人际关系,既富有口头文学的独特魅力,又凸显当地百姓的智慧和美德。当地有几代“问俗闲翁”作了翔实的记录,使其传承更显有序、深入。
沪谚
沪谚是我国几大著名的方言区谚语之一。其中心流行区是上海的陈行,故也称其为陈行谚语。由陈行人胡祖德编纂的《沪谚》于1914年在上海出版,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民间谚语集,倍受学界关注。内容涉及时政、修养、事理、社交、生活、乡土、生产、自然等大类,充满着历代当地民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
同时,在近代流传中,催生了陈行宣卷、浦东钹子书等民间艺术新样式,丰富了竹枝词[¡]竹枝词,是一种诗体,本巴、渝一带民歌。唐代刘禹锡作为把民歌变成诗体的文人,对后代影响很大。竹枝词在漫…详情>、棹歌的民俗风韵。
内容
田头山歌
《沪谚外编》收录山歌100余首。《民间文学集成上海县卷》收录的四句头山歌34首、答还山歌20首、踏车山歌2首,多数来自陈行地区。周曙明汇编的《上海浦东民间童谣选》收录了248首童谣,大多至今在当地流传。民谚俚语
胡祖德收集、汇编的《沪谚》,内容极为丰富,编入上海地区俚谚近2000则,每则有“读音”与“义典注释”,按诗韵四声排列。故事传说
1986年民间文学普查时,当地口头采录到近百个民间故事、传说。2006年收入《民间故事全书上海闵行卷》的就有40多篇故事和传说,大多是地方风物和风俗传说。当地对众多历史遗存均有传说相传,对众多民俗事像自有“由来”说法。
简介
对于陈行谣谚来说尤其是清代至民国初,当地拥有几代“问俗闲翁”,汇编出《上海县竹枝词》、《沪谚》、《沪谚外编》等众多俗文学资料,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被中外民间文化研究者视作上海地区原创性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