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民族文化 > 饮食厨艺 > 福建莆田人逢年过节吃“豆汤”

福建莆田人逢年过节吃“豆汤”



莆田人在外地也常煮这种“豆汤”,虽因原料不足,但味美价廉。
顾名思义,这是种含有豆腐而且成份复杂的食品。以前一般百姓生活太苦了,年年过年年难过,就找出家中所有的碎米粉、碎线面和着青菜煮。叫的名称不好听,但却受外地人喜欢。把所有佐料入锅合煮,当煮开时调准咸淡,再把地瓜粉以冷水调成糊浆,勾入滚沸的锅中,整锅食物即成稠状。平常人家结婚办酒席的早晨也要把猪下水煮成“豆汤”,分给邻居们吃。这“豆汤”也叫“杂粉”。

每年腊月“扫巡”(大扫除)全家要吃“豆汤”。
过年时,除夕中午要吃“豆汤”。
全家吃后还得留一碗“豆汤”,留一碗干饭过年,叫“隔年饭”、“隔年豆汤”,寓意明年还有的吃。起锅后吃时放些油炸花生,别具风味,为莆田独特的风味小吃。

“豆汤”烹调时原料可多可少,基本的原料是碎米粉(兴化特产)和线面,加上各种青菜,有的还要放进鲜豆腐、炸豆腐、猪血、猪肠、牡蛎等。
“豆汤”因为用地瓜粉勾兑,冬天煮后不易凉,天寒地冻,喝着暖意入侵胸腹,十分舒服。为了使它稠点能填饱肚子,聪明的百姓就在里头勾点地瓜粉。后来,因为可口,有钱人家也开始煮这种“豆汤”,而且加进了一些好吃的佐料,于是,这种“豆汤”就成为莆田民间过年的必备食物。
逢年过节,莆田人总要煮“豆汤”。


“豆汤”的盛行有它的历史原因。


现在,过年煮“豆汤”的人家少了,但它仍然是莆田的风味小吃,连大酒店都煮这道菜。
当莆田老乡请外地亲友喝“豆汤”时,外地人常问这是什么东西,莆田人说不清,外地人就叫它“乱七八糟”。
出处/作者:程德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