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民族文化 > 饮食厨艺 > 河南安阳三熏

河南安阳三熏

曾多次荣获"优秀食品"称号。

安阳三熏的主要创制人是闫好德,闫好德是1904年出生的,1986年仙逝,活了82岁,生前是安阳市食品公司的老工人,早已退休多年,但始终未脱离厨师岗位,直到1984年他还沿街挂牌制作安阳“三熏”呢。
生前曾培养了一批高徒,在安阳饮食行业中竖大拇哥。

闫好德12岁时,便到舅父邵金荣开设的“荣庆楼”店铺学徒,勤快而讨人喜欢。
当时荣庆楼以制做鸡为主。为适应当时激烈的竞争场面,荣庆楼为了在安阳站住脚、并继续发展下去,1919年从河北磁县聘请了一位叫周玉才的师傅,在制作商鸡的基础上制作熏鸡,之后看鸡蛋好卖,又发展制作熏鸡蛋和熏兔肉。另一特点是干净卫生,成品防蝇避虫,放在容器内六七天色、香、味不变不减,很适宜于旅行远游携带。

安阳“三熏”不但在安阳妇孺皆知,为人喜食乐道,就是在京广铁路沿线各大中城市也享有盛誉,曾被多家新闻媒体报道,榜上有名,获得了各种赞誉。


这年邵金荣因病去世,作为外甥的闫好德继承邵家的基业,改“荣庆楼”为“德庆楼”,开始独立支撑门面。闫好德借鉴周玉才的技艺,在此基础上又扩大了熏制品种,味道越做越美,生意越做越活,渐渐在古城安阳有了名声。
可谓色、香、味、形俱佳。夏季食用不易变味,有独道之处。结果在大家的努力下,生意大有起色。勤学好问,且又熟能生巧的闫好德就是在此期间多次向周玉才请教,潜心学艺,初步掌握了熏制技艺的。

安阳三熏是河南安阳汉族传统名菜,属于豫菜系。包括熏鸡、熏鸡蛋、熏猪下水,已有百余年历史,将原料精心卤制,再用柏枝柏壳和松木锯末等点燃熏制,其特点水分较少,熏香浓郁,脆烂不腻,耐储存。


做法

“三熏”制作配料齐全,工艺精细。先将需要熏制的食品卤熟,放在熏笼上,在熏锅内点燃锯沫(松锯沫最好)、柏枝、柏壳少许,用烟熏烤三四分钟翻动一次,使其受烟均匀,熏制品呈淡黄色或黄褐色为宜。
他把熏制工艺运用于熏猪下水方面,于是熏制出猪头、猪肚、口条等,共增添了10多个花色品种,发展成为“熏鸡蛋、熏鸡、熏猪下水”为主的系列风味食品--安阳“三熏”。

其特色是:制作工艺讲究,选料严格,工艺精细,成品呈柿红色、油润闪亮、松香浓郁、入口脆烂、回味绵长、肥而不腻、干净卫生,能防蝇、避虫、夏季不易变味,宜于旅游携带。


1956年公私合营后,闫好德在食品公司专事熟肉加工,工作热情更高,进而又把熏制品扩大到熏猪头、猪下水等方面,经不断探索,改进配方、配料、使熏制食品的色、香、味、型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熏制风格,从而发展成为以熏鸡、熏鸡蛋、熏猪下水为主的系列风味食品——安阳“三熏”。

安阳“三熏”的特色是制作工艺考究,选料严格,操作认真,熏制过程尤其讲究火候、肥壮挂油,成品呈柿红色,油润闪亮,肥而不腻,浓香纯正,回味绵长,不管是凉吃热食,佐酒下饭,都不失为一种大众化的风味佳肴。


1932年邵金荣外甥闫好德继业,改铺号为“德庄楼”。

1944年邵金荣去世,其外甥阎好德继承其业,把店名易为"德庆楼"。


1922年传子邵金荣,祖辈经营熟肉食品,在安阳鼓楼后开设铺号"荣庆楼"熟肉店,以制作扁鸡为主。后从河北省磁县聘请一位叫周玉才的师傅,在扁鸡的基础上改为制作熏鸡,又发展为熏鸡蛋、熏兔肉等,生意为之兴隆。
熏制后,表面涂少许香油即可。

“三熏”具有光泽鲜亮,表皮干韧,烟浓郁,入口脆烂,回味无穷,肥而不腻,瘦肉香脆。


安阳三熏,在豫北、冀南、鲁西、晋东和京广铁路沿线各大中城市久负盛名,是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食品。

最早创制于1910年,安阳商人邵德林家祖传有熏鸡、熏蛋、熏猪下水技艺,谓之“三熏”。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