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民族文化 > 饮食厨艺 > 浙江温州名吃 三丝敲鱼

浙江温州名吃 三丝敲鱼



三丝敲鱼能传承至今?“三绝”自然必不可少:

第一绝便是“三丝”,鸡丝、青菜丝、香菇丝,使其更加完美,色香味俱全。


小和尚猛然想起师傅走时穿的那件黄色袈裟,心想这些鱼肯定是吃了师傅的肉体才显出黄色,于是怒火中烧,立即把这些黄鱼捞起来,剥去皮,净内脏,抽了骨,把鱼剁成肉糜,放在木鱼[¡]木鱼是一种法器,多用于佛教、道教的功课与法会。相传鱼昼夜不合目,故刻木像鱼形,击之以警戒僧众应昼夜思…详情>上狠狠地敲起来,把鱼肉敲成一片片薄饼状的鱼片。
久而久之,“敲鱼”这道制法奇特的菜肴也就流传至今。
三丝敲鱼是温州市家喻户晓的一道传统名菜,由于制作简单,几乎家家能做。
此菜鱼肉鲜嫩,色白汤清,香鲜可口,富有地方风味。

2018年9月10日,“中国菜”正式发布,“三丝敲鱼“被评为浙江十大经典名菜。


温州某古刹有一位老方丈,孤身一人赴福建取经,不幸途中遇难,葬身鱼腹。


说起敲鱼,有一段传说。


品味再三,发觉佐料中的诸般滋味已尽在其间:甜中透辣、辣里溢香、香中渗鲜、鲜里含酸、酸中有咸、咸里带甜……简直妙不可言。

由于数量过多,多余的就留在船上。过去都选用黄鱼来制作,而今因其价格昂贵,所以采用大的、刺少、肉厚细嫩的鲩鱼代替,其做法是先把鲩鱼对剖分成两片,拆去头、尾、脊背并去皮,先在砧板上抹上一些干淀粉,鱼片也滚上淀粉,然后放在砧板上用木棰敲烂,边敲边撒干淀粉,经常翻身防止鱼肉粘在砧板上,直至敲成薄饼大小,再用开水烫熟,过冷水漂凉,拿出对开切,再顶刀切成1—1.3厘米宽的长条状,配上火腿丝、鸡丝、肉丝、香菇丝少许,菜心几根,再加鸡汤、盐、味精、少许鸡油、绍酒精心调制,便成了滑爽、崩脆、细腻鲜甜的三丝敲鱼了。

如今温州人家家户户几乎都会做敲鱼,而且非常讲究。
船翁吃饭时,拣了些鱼片切丝熬汤,没想到味道异常鲜美。再把这些鱼片放在船上晒干,带回留念。过了49天,发现海面上浮起了许多鳞光闪闪的黄鱼。

第三绝是其制作方法的独特,制作简单,家家能做,此菜选用近海鱼或鲜黄鱼,去鱼头、尾、皮,切成针片,蘸上干淀粉,用木槌慢慢敲成薄鱼片,放在沸水里煮熟,加上鸡丝、青菜丝、香菇丝和烧熟的青菜心,成为现在的名肴,此菜鱼肉鲜嫩,色白汤清,香鲜可口,富有地方风味。


第二绝便是“敲”,当然,此“敲”非彼“敲”,“敲”这一字指的是一种独特的敲法,决不是单纯的敲。
消息不胫而走,“敲鱼”的好名声迅速传开了,人们争相捕捞食用。小和尚获知噩耗后,悲痛万分,便带念经用的木鱼,到师傅遇难的地方超度。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