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民族文化 > 民族概况 > 傣族概况

傣族概况

元代开始在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汉晋时称之为“滇越”、“掸”、“擅”、“僚”或“鸠僚”。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在边疆傣族地区成立县和设治局,继续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加深了傣族人民的苦难。其余散居云南省的新平、元江、金平等30余县。在云南西部傣族地区设置金齿宣抚司,管辖德宏等地傣族,在南部傣族地区设置彻(车)里军民总管府,管辖西双版纳等地。

傣族历史悠久,远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就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公元109年,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建置益州郡,傣族地区是益州郡的西南边疆。
唐宋时称“金齿”、“黑齿”、“茫蛮”、“白衣”等。
民族概况

我国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傣族地区属永昌郡管辖。在广大傣族地区任用世袭的土司、土官,大大加强了元、明王朝对傣族地区的统治。公元六十九年,增设永昌郡。20世纪50年代进行了文字改革。使用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公元八世纪至十三世纪,傣族地区先后隶属于以彝族、白族为主体建立的云南南诏蒙氏政权和大理段氏政权。元朝时“白衣”又写作“百夷”、“白夷”、“伯夷”等。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傣族人口数为1158989。本族有拼音文字,各地不尽相同。居住山间平原地区,属亚热带气候。清以后称之为“摆夷”。博得了东汉王朝的赞赏与欢迎,被赐予金印、紫绶,其首领还被封为“汉大都尉”,从而和东汉王朝建立起政治上的隶属关系。解放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名为傣族。清代,基本上沿袭元明旧制,但在社会经济较为先进的内地傣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委派流官进行直接统治。元代,傣族地区隶属于云南行省。明代,又在元代的基础上加以巩固,在西部设麓川平缅宣慰司;在南部设车里军民宣尉司,并设较小土司区,全面推行土司制度。当时,傣族先民的首领曾多次派遣使者,带着音乐师和魔术家来到东汉王朝的首都洛阳奉献乐章,表演新颖的技艺。

傣族自称“傣仂”、“傣雅”、“傣那”、“傣绷”等。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