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的傩堂戏
一个戏班子称为一坛,每坛人员自由组合,多则二十来人,少则六七人。造型略小于人面,演出时用其罩脸,用麻绳拴于脑后,演员从眼孔缝隙外视。
傩堂戏最突出的特征是戴面具。在贵州土家族居住的山寨里堂戏班子遍及各村寨。演出时锣鼓伴奏,边表演边说唱,通台演出妙趣横生,逗人开心,在捧腹大笑之余,观众对各种伦理道德及各种审美情趣加以回味、领悟,给人以精神享受。傩者既是驱逐除却之意,它既是一种古老的宗教活动,又是一种包含有文学、舞蹈、音乐、雕刻、绘画及戏剧等多种文化因素的古老艺术活动。资金也是自己筹聚,也有募捐的,掌堂的是演技较高且有声望的人,他既是戏头和导演,又是主角。
土家族的傩堂戏,也称坛戏,是一种古老的戏剧,被戏剧界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在土家地区非常盛行。面具又称脸壳或脸子,多用白杨木、柳木雕[¡]木雕是雕塑的一种,在我们国家常常被称为“民间工艺”。木雕可以分为立体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木雕是从…详情>制。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