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民族文化 > 民族风情 > 摩梭人独特的民族风俗 走婚桥

摩梭人独特的民族风俗 走婚桥

看着爱人每天辛苦地划船往返于草海两岸,女子十分心疼,便萌生了在草海上搭建一座桥的想法。走婚桥横跨草海,连接两岸村庄,为男女们提供了约会的通道,被誉为“天下第一鹊桥”。因此,走婚桥上经常有成对的青年男女牵手漫步,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浪漫。第二天天亮后,又划着猪槽船返回家中。

草海中“天下第一鹊桥”被称为走婚桥,是一座长约300米的木桥。


“天下第一鹊桥”

走婚桥的具体建造时间已不可考,但关于她的修建,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一对相爱的男女分别住在草海两岸,一到晚上,男子就划着猪槽船(注:一种独木舟,是摩梭人特有的交通工具)到对岸与自己心爱的女子约会。
当然,今天的摩梭人究竟还用不用走婚桥来走婚,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如今的走婚桥有两座,其中一座是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桥,部分木头已经腐烂或毁坏,散落在草海中,遂弃用。
现在这座桥与老桥紧邻,是后来重新修建的。相传,相恋的男女一起走过长长的走婚桥,爱情就会天长地久。走婚桥就成了摩梭男女约会的地方。不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男子从未间断过。

今天,我们来到泸沽湖畔。
草海全长约7000米,平均宽度约800米,面积9000余亩。来到据说是摩梭人走婚的地方--走婚桥。据说原来有一座近百年历史的老桥,由于部分木头已经腐烂毁坏,散落在草海中。两人商定后,便开始在草海上修建一座木桥,后人称之为“走婚桥”。但是,走婚桥却实实在在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并成了一个旅游景点。走婚桥横跨草海,穿过芦丛,直达两岸村落,为两岸“走婚”的“阿夏”们提供了便捷的通道。走婚桥位于泸沽湖东南水域的草海区域,是泸沽湖上唯一的座桥。杨二车娜姆在自传《走出女儿国》中给泸沽湖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东方“女儿国”,并将这里独特的“走婚”制度、原始的民俗风情以及美奂绝伦的湖光山色告知世界,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泸沽湖的东南面有一片水域,由于长年泥沙淤积,导致水深变浅,长有茂密的芦苇,远远望去,像一片草的海洋,故当地人称其为“草海”。
与老桥紧邻着的还有一座新桥,她造型优美,桥长300余米,亦由木头建造而成,桥面离水面约80厘米,两侧有木头制成的栏杆。桥下由于长年泥沙淤积,导致水深变浅,长有茂密的芦苇,远远望去,像一片草的海洋,故当地人称其为“草海”。在草海的1/3处,有两座木桥从芦苇中蜿蜒而来,这便是走婚桥,当地又称草海桥。

泸沽湖是摩梭人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摩梭人奉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

在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交界的群山之中,镶嵌着一颗“高原明珠”,她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泸沽湖。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