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巴族婚礼
西藏门巴族婚礼
在西藏东南部,有一片叫做门隅的地方。
是日,新娘梳妆打扮,头扎五色彩辫,戴上巴尔嘎帽(门巴人所戴的用红黑氆氇[¡]氆氇是藏族人民手工生产的一种毛织品,可以做衣服、床毯等,举行仪礼时也作为礼物赠人。……详情>相间制作的缺边小帽),身着红氆氇袍,腰系白围裙,胸前佩戴“考乌”(吉祥护身盒)、珍珠、松石等饰品,背上披一张小牛皮(这是门隅门巴族妇女特有的装束),显得十分端庄美丽。门隅地处喜马拉雅山东段南坡,气候温和,树木葱笼,流泉飞瀑,江湖密布,终年鸟语花香,四季如春。按门巴族的习俗,新郎是不亲自来迎亲的。迎亲时,男方不仅派出了专人,还要在迎亲途中摆三次酒迎接新娘及女方客人,这便是颇具特色的“功羌松”——“三道迎接酒”。他们一行人到了女方家,一一向新娘父母及亲戚献哈达,敬酒,道吉祥,然后催促新娘启程。在这块神奇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我国少数民族一员—门巴族。
婚礼“三道酒”—门巴族婚礼
当婚期确定后,男家便酿酒做饼,杀猪宰牛,紧张地做婚礼的各种准备;
结婚之日,男家早早就派出迎亲人,能说会道的“噶尔东”(媒人),迎接新娘的“巴萨”(意为伴郎,由一未婚男青年充任)和“朗朗”(伴娘,由一同新娘年龄相当的女青年充当),还有2名男家的亲戚,他俩一人迎请新娘的舅舅,一人迎请女方的其他客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勤劳智慧的门巴族人民,以其民族的聪明睿智创造了灿烂独特的民族文化。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