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民族文化 > 民族风情 > 乌兰察布文化的结晶 东路二人台

乌兰察布文化的结晶 东路二人台

东路二人台大体上经历了社火玩艺儿、玩艺儿和二人台三个阶段。乌兰察布市的二人台艺术因与我区西部地区的二人台在源流沿革以及音乐、剧目、表演诸方面有明显不同,五十年代末改称东路二人台。
东路二人台是乌兰察布市独有的地方剧种。


东路二人台具有独特的方言、奇异的风韵,在比兴和夸张的审美想象中浸透着具有当地特色的幽默和风趣。
它作为乌兰察布市人民的一份极为珍贵的艺术遗产,已被国家正式确认,并被收入《中国戏曲志·内蒙古卷》。七八十年代东路二人台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东路二人台旧时称“玩艺儿”,始于清末咸丰年间,形成于民国初年,流布于乌兰察布市东部的兴和县、商都县、化德县等地,以及与内蒙古毗邻的河北、山西部分地区。
乌兰察布市专业、业余剧团创作了一大批深受群众欢迎的新剧目,同时有一批优秀青年演员,武利平、赵德厚、王凤云、张玉兰、王俊英等崭露头角,并走向全区和全国。东路二人台为什么恰恰在乌兰察布地区形成?

乌兰察布市地跨三省,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草原、农耕使古代生活在这里的游牧民族不仅仅创造了区别中原的民族文化,而且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融合,创造出了独特的乌兰察布文化的结晶—东路二人台。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