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民族文化 > 民族风情 > 回族宗教人士的“穿衣”仪式

回族宗教人士的“穿衣”仪式



其次,由本坊阿訇、乡老、管事(或寺管会主任)将毕业证书赠给本人,并给他穿衣:先给加冠戴一顶波斯帽或代斯塔尔,再给穿一件阿拉伯式的绿色长袍(由穿衣者家庭缝制)。

“穿衣”,亦称挂幛。


穿衣,一般都选择在学生受教育的清真寺和经堂学校等,多在回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和回族教主的忌日以及主麻日等举行。


穿衣,源于伊斯兰教,传说穆罕默德曾经为赴也门传教的圣门弟子墨阿子送行,并将自己穿的绿袍赐给他,如同自己亲自去传教一样,以示重任,后来把此举列为“圣行”留传下来。
是对回族伊斯兰教经堂学校学生毕业仪式的称谓,即授予阿訇资格,回族俗称“穿衣”。

典礼仪式上,首先由本坊阿訇向广大穆斯林群众总结汇报他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以及穿衣者本人的学习成绩。
其仪式庄严隆重,好似过节。所以现在回族给经堂学生“穿衣”,有“替穆圣传教”的含义。穿衣这天,要邀请左邻右舍坊上的阿訇、乡老及有影响的知名人士和代表人物参加。讲授“穿衣”的贵重等。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