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种方法染出来的牙齿,经久不会褪色。
染齿的原料主要是掺有少许松脂的黑烟。
由于傣族妇女染齿保护了牙齿,很少得口腔及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笔者看到染齿习俗的傣族妇女的牙齿,不但长得细密整齐,而且清洁光亮。这头道工序的作用是让牙床麻木;第二道工序是用嫩石榴果煮烂,剥去外皮,配上山上采的岩硝,装在容器里熬制成膏药,每天晚上睡时,先把膏药放在火上加热,徐在两指宽的芭蕉叶上,然后包住牙齿。十四五岁的少女每次开始染齿时,每年大概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每年开春,傣族妇女先在田埂上采摘白花草(味酸涩)咀嚼二三天,然后再采摘山上的鸡屎藤果(味酸臭)敷在牙齿上,时间也是二三天。如果想使染在齿上的颜色牢固,那么在染齿之前还要吃酸味野果,或是用酸果汁涂抹一遍牙齿,然后再染黑烟。
一些傣族妇女,还用嚼槟榔的方法来加深牙齿的颜色。如果摆脱了以白为美的观念来衡量,笔者认为这样的牙齿也是很漂亮的。看来,史书上记载的染黑齿的习俗还在这里普遍的保留着。女子到15岁时,便三五相约,结伴染齿,表明自己已跨入了青年的门坎。
傣族女子的成年礼,以染齿为主要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年包牙的时间就相应缩短,四五十岁后,每年包二三天就可以了。染齿是过去傣族姑娘结婚前必须做的一件事,她们认为牙齿越黑越美,就越能讨得小伙子的欢心。染过的牙齿,一般不会生龋齿,七八十岁很少脱牙。她们嚼的槟榔,有的是真正的槟榔果,更多的则是自己配制的一种土槟榔。
傣族染齿的考证
花腰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科学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依照广大傣族人民的意愿,决定统称为…详情>自古有染黑齿的习俗,在赶街时,虽然一时很难从不穿民族服饰的中青年妇女中辨认民族成份,但看到一口漂亮的黑牙齿,就知道她们是傣族妇女了。染齿时,先点松明柴,让其冒出股股黑烟熏在瓦块和木片上,染齿人用手指将熏在瓦块上的黑烟刮下来涂在洁白的牙齿上,边熏边刮边染,直至把一口牙齿都染成黑色或紫。
傣族女子的成年礼 染齿
出处/作者:石安达(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