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民族文化 > 民族风情 > 青海藏族唱经调

青海藏族唱经调

概述:

佛教音乐(青海藏族唱经调),青海省兴海县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青海藏族唱经调

文化特征

青海藏族唱经调均有标题和曲词,其曲词属于寺院文学中的口头文学。现在流传的唱经调由“嘛呢式唱经调”、“米拉日巴与曲拉哇贡保多杰对唱式唱经调”和“护法神迎接式的唱经调”三部分组成,其中既有用于歌唱的乐曲,又有用于演奏的器乐曲,现存唱调法一百多种。“嘛呢式唱经调”按唱调可分为“尼洞”和“宜洞”,按演唱形式可分为“单唱”和“多唱”,按内容可分为“夯调”、“丧调”和“祈福调”。“米拉日巴与曲拉哇贡保多杰对唱式唱经调”以诗歌形式向信众宣传佛法,声调优美动听。“护法神迎接式的唱经调”具有异常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主要在各种大型法会上演唱。青海藏族唱经调以古朴优雅、清丽婉约,又融入民间优美音调的特征,深受藏族群众喜爱。代表作品有《米拉日巴道歌》等。

传承保护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佛教音乐(青海藏族唱经调)”项目保护单位兴海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青海藏族唱经调是青海藏区僧俗两众创造智慧的集中体现,作为佛教高僧和广大信众之间的一种精神纽带,在当地藏人的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