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民族文化 > 民间传说 > 铜雀台名字的由来

铜雀台名字的由来

西汉一尺相当於今天公制的23.2厘米,换算下来,阙楼加上铜雀,总高度超过六十米。一鸣五谷生,再鸣五谷熟。乃即日破土断木,烧瓦磨砖,筑铜雀台于漳河之上”。

双圆阙焚毁后一百八十四年,曹操在邺城城墙上筑起了以“铜雀”为名的高台。
西晋左思的《魏都赋》,铺陈了邺城的山川、物产、宫苑、市里,在述及三台时,仅以“三台列峙以峥嵘”一句话带过。公元26年,赤眉军撤离长安城时,放火焚烧了城内外的皇家宫苑,建章宫成为一片焦土,双圆阙被毁。稍后的古藉给出具体的数字:双圆阙“高二十五丈”,铜凤凰“高丈余”。此说毫无根据,却提示了罗贯中在构思三国故事时,也思考过铜雀台名字的出处问题,只是不得其解,才虚拟出这段情节来。东汉张衡的《西京赋》形容双圆阙高高耸立在空中,有如海边屹起的一对山峰。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里介绍铜雀台时道:“却说曹操於金光处,掘出一铜雀,问荀攸曰:‘此何兆也?’攸曰:‘昔舜母梦玉雀入怀而生舜。
建安文人,包括曹氏父子,在诗文中没有一个字提到过铜雀台上有铜雀。铜雀台名字的由来,古诗《歌》提供了一条线索:

长安城西双员阙,上有一双铜雀。
古代王侯的府邸,为了炫耀权势,在大门的两侧建有成双的塔楼,称做“阙”。汉阙的顶上,常常有鸟形的装饰物。

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在长安西郊上林苑里营造建章宫,双圆阙是建章宫的一组建筑物。
操大喜,遂命作高台以庆之。双圆阙是夹着建章宫北宫门的两座塔楼,塔楼的顶上,安装有一对铜铸的凤凰,就是古诗《歌》中的铜雀。记载邺城最为详细的现存古藉是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在介绍三台时仅说:“中曰铜雀台,高十丈,有屋百一间”,也没有说铜雀台上有铜雀;在述叙后赵君主石虎翻修铜雀台时,才说“又作铜雀於楼巅,舒翼若飞”,这已经是公元336年,后赵迁都邺城以后的事情了。与双圆阙不同,铜雀台上并没有安装铜雀。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有无可能性建造这样高的建筑物,有待建筑学家们的论证。今得铜雀,亦吉祥之兆也’。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