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民族文化 > 民间传说 > 乌江河段的美丽“望夫石”

乌江河段的美丽“望夫石”


武隆乌江河段的白马山北麓,有一座高耸入云的道师崖。
道师崖东侧的山腰上,一高约40余米的石峰矗立,酷似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子。壮士们也要回家了,黄家媳妇的夫君给家里捎信,他将在六月二十回家。

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大禹终于疏通了乌江河道,使渝黔一带的洪水归流,减少了洪涝灾害,保护了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白马山白果坪一个姓黄的年轻人,敬佩大禹为民造福,毅然地与父母和成亲才三个月的新婚妻子告别,跟随大禹治水去了。道师崖一年中多数时间被浓浓的云雾笼罩,更显“望夫石”神秘莫测。其顶端伸出高翘的“云髻”,“头部”微微偏斜,身段婀娜多姿,这就是乌江流域中有名的“望夫石”。

黄家媳妇深明大义,夫君离家后,她承担起孝敬公婆、料理家务的重任。


千百年来,这柱眉目传情、坚如磐石的石峰,被人们深深敬仰,有关它的凄婉美丽的故事传颂至今。
每年苦荞收割后,她都要做荞粑托人给夫君带去。

说是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大禹治水来到乌江一带,招募了不少民工壮士去凿山开河。


“望夫石”面对是乌江上游碑垭乡方向的“城门洞”,她悲切顾盼那个方向,仿佛在焦急而凄苦地等待。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