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民族文化 > 民间传说 > 一则隐含哲理的黄河传说

一则隐含哲理的黄河传说

说不清洋人在礁石上呆了有多久。但在惊恐中须牢记保持镇静,稳座筏中,人筏时刻不可分离,才可确保平安。是死是活,更无下文。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位金发碧眼的洋人,行抵兰州,乘租羊皮筏[¡]羊皮筏子,是黄河中上游古代先民借助河水之力,运输人员、物资而发明的水上工具。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陆路…详情>,欲作黄河游。这才方知虚惊一场,感觉如同坐了空中飞车。他反应敏捷,身手不凡,急忙纵身凌空一跃,稳稳地跳到那礁石之上。稍倾,流速减缓,不觉已置身十里之外。关键在于,它为我们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提供了前车之鉴,发人深省。无论这个传说是否真正发生过,似乎已无关紧要。从此,这块无名岛礁便有了名字——“洋人招手”。据曾乘筏路过此地者称,每到此时,筏前倾,几近陡立,令人魂飞魄散。而那位可怜的洋人,自然早就没有了踪影。

这则传说愈回味,愈觉得它隐含着深刻的哲理,使人顿悟生活的真谛。

黄河缓缓流过兰州之后,河床突然见陡。
但他马上就明白了这一跳的后果:虽然暂时脱离了险境,缺陷入了再也无法摆脱的绝境之中。如今,“洋人招手”之礁犹在。

就在这处急流的河心,有块一间房大小的礁石,后因一起事故而得名。
唯一能做的,不过乘筏子过礁石的一刹那,给他投掷一些事先准备好的食物。筏子客们每每见其招手呼救,也只能望礁兴叹。

笔者多次路过兰州,每当听到这个传说时,心里总有一股说不出来的滋味。
那时候,直升飞机尚未问世,舟楫无法靠近,没有任何有效救援措施。当皮筏子漂流到这一险段,洋人误以为将临灭顶之灾。流速骤急,汹涌澎湃,舟楫忌往,唯有羊皮筏敢过。岛礁无可奈何地充当起一幅告示牌,供游客凭吊感叹。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