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蚌者,扮一古装少女,满头珠翠,身着粉红色衣裤,罩粉红色长裙,腰系绿色缎带,脚穿花缎彩鞋,两扇蚌壳拴粉红绸带挎在双肩上,双手拉住两扇蚌壳。蚌一张一合,鹬鸟双翅不断扇动;鹬鸟用嘴啄蚌,蚌合拢夹住鹬鸟嘴不放……表演时,使用打击乐伴奏以增加气氛。节目里清脆的庐剧唱腔、优美的民间小调、欢快的数板和道白,加之欢乐有节奏的锣鼓,不仅使观众喜闻乐见,而且让观众看之不厌。遗憾的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导致民间灯会冷落,这个民间传统节目在很长的时空里渐渐消失。常用鼓点是“四击头”、“长锤”、“凤点头”、“翻山绕”等打头。2008年春节前,三河镇退休教师胡益定根据“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古典故事,将“蚌壳舞”重新编创,使原先由蚌壳和渔翁二人演出增加为蚌壳、鹬鸟、渔翁和渔婆四人演出,成之“鹬蚌舞”。
“蚌壳舞”作为民间灯会的一个演出节目,曾流传于庐江、舒城、肥西等广大农村。其剧情不再是单纯的蚌壳嬉戏渔翁的故事,而是蚌壳与鹬鸟的精彩争斗:鹬鸟一心要吃鲜嫩的蚌壳肉,蚌壳一次次欲夹住鹬鸟的头,致鹬鸟于死地,渔翁则多次寻找机会,终于撒网将蚌壳和鹬鸟一网捕捉。去年3月上旬,安徽省旅游局更是将“鹬蚌舞”作为安徽传统民间文化节目选送到上海市,参加上海市迎接世博会倒计时400天专场演出,反响空前。蚌壳灯的表演过程是:蚌张开,小趱步走圆场;鹬鸟碎步追逐。
近年来,久违了的“蚌壳舞”再度重现庐江、舒城、肥西等农村民间灯会舞台。说的是水里一个大蚌壳成了精,嬉戏渔翁的故事。
蚌壳灯属地会舞蹈,一般不单独表演,在有其他舞种伴随的前提下才进行活动。
近年来,“鹬蚌舞”已先后参加过今年庐江和肥西的“两会”演出,以及更多的民间演出,节目的乡土气息浓厚,深受好评。
鹬蚌舞俗称“蚌壳灯”,由三人表演,一人饰蚌,一人饰鹬鸟,一人饰渔翁。
饰鹬鸟者,头戴鹬鸟头具,身着绿色衣裤,肩围灰色坎肩,双臂套篾编的鸟翅,腿上扎绑腿,脚穿绿色彩鞋。饰渔翁者,头戴篷头,腰系丝带,披蓑衣,腰带上挎鱼篓,下穿粉红肥彩裤,着白布长袜,脚穿跳鞋,手执鱼竿。
喜闻乐见“鹬蚌舞”
出处/作者:吴子新(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