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村中的戏台上就开始唱起大戏,从九月初一唱到九月初九(重阳)。
保护措施
2007年8月28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同时公布南平市邵武市文化馆为“邵武河坊抢酒节”项目保护单位。
2019年9月29日,邵武市洪墩镇河坊村迎来了第1428个抢酒节暨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活动流程
河坊村的抢酒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一至初九重阳,为期9天。

2012年10月15日(农历九月初一),闽北邵武市洪墩镇河坊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抢酒节”,七八千位村民和应邀而来的各地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以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方式来庆贺此节。
中午,村民们家家户户摆设酒宴,招待亲朋好友。下午,人们抬着赵将军及夫人的泥塑金身走村串户,向各家村民散福送平安。乡民们家家户户都在大门口安放方桌,摆好果品,点燃香烛,恭迎赵大将军的到来,祈求平安幸福,祈求发财致富,祈求生子添丁。队伍走完所有村落的每户人家,将赵大将军神像送回将军庙,整个抢酒节才算结束。
社会影响
主要活动
2009年10月18日,邵武市洪墩镇河坊村3000多村民和宾客欢聚一堂,庆祝河坊村第1418个“抢酒节”。
历史渊源
河坊“抢酒节”是邵武市洪墩镇河坊村传承的一种民俗。相传隋文帝时,为了安抚南蛮之地,朝廷派兵部尚书冯世基从长安带10万精兵来邵武屯兵垦荒。冯世基看到桃溪和富屯溪的冲积平原可以开垦,遂派人来此垦荒生产。因垦荒工作卓有成效,开皇十一年(591),时值农历九月初一,冯世基到河坊视察,众部下忙杀猪宰羊以新酿制的米酒及军干粮(米粿晒制)宴请冯将军。众人举杯敬酒时,冯将军对众人说:“我们在这里屯垦,当居安思危,安邦定国,一旦战火燃起,诸位就要象赵子龙那样,一身是胆,以勇取胜。今天大家敬我,还是先敬赵子龙大将军一杯。”于是众人争相向酒桶里打酒,纷纷向西方敬酒。为了纪念冯世基将军的功绩,河坊村民在村西修建了将军庙,塑赵子龙及冯将军神像。此后每年的九月初一都举行一次酒会。河坊村的抢酒节就从这个时候开始演变而来,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
九月初一前几天,村民们家家户户忙着磨米粉,做米粿,杀鸡宰鸭,买鱼买肉,打扫卫生,准备香烛鞭炮,全村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邵武河坊抢酒节在洪墩镇河坊村比过年还要隆重热闹,已成为河坊人联络亲情友情的纽带。
到初一这一天,从清晨开始,村西将军庙里,前来祭拜、烧香还愿的人络绎不绝,祭拜完毕后,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指挥,把将军庙中的将军像和将军夫人像抬至村中的戏台前,全村男女老幼以及慕名而来的外乡人早已聚候在此。村民们把各家酿好的美酒倒入事先准备好的宽五尺余、高四尺余的木桶中。由村中福首一声令下,各家的壮年男子便手持海碗,争先恐后到木桶中抢舀美酒,围观众人纷纷呐喊助威,将整个抢酒节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