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宁强饮食习俗

宁强饮食习俗

佐餐之干、鲜、腌、泡诸小菜,品多味长。巴山的开花馍,苍社沟的罐罐油茶(羌人遗风),曾家河、黑水的小豆面,独具特色。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稻麦产量提高,山区细粮比率大增,菜肴品类增多。


解放后,经土地改革,人民生活逐步改善。


乡俗好客,大凡婚丧嫁娶、生辰满月及修房迁居,甚至入学、上任、出门、远归,皆尚办酒席。
食肉,喜熏腊,习惯大块,称木梳肉,以示好客大方。山地主食包谷、薯类。

民喜肉食,好佳酿。


地方风味食品独具特色的有王婆麻辣鸡、王家核桃馍、假鱼和根面角。
每杀年猪,常请亲朋聚餐畅饮,名曰吃庖汤。时令鲜菜,加上传统的熏腊、腌泡制品及山珍海味,形成宁强特有的食品风格。王婆麻辣鸡香味长;王家核桃馍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民国时期曾受省府嘉奖;假鱼和根面角除宁强外绝无仅有,近年已登上豪华餐桌。山区惯用鼎锅(吊锅)为炊,做饭、烤火两便。清代以后,川道主食稻、麦。
明代建州之初,以稻粟为主,杂以豆类、薯类。


食粮品种繁多,人民多善粗粮细作,变化调剂。


味尚酸、辣、麻、咸,尤以酸辣为最,家家不离泡菜坛和浆水缸,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穿穿”之民谚。
家常便饭有:菜豆腐、粗老灌、小豆面、搅团、蝌蚂子、拨面鱼、面削削、卜拉子(亦称面渣渣)、拌汤、甜浆、凉粉等。逢年过节都要专程接客(多是娘家接女儿)进餐,菜肴制作、摆设各地有异。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