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艺术 > 台湾民间戏剧

台湾民间戏剧

它使用的乐器主要有七音锣、大小鼓、响盏、古琴、唢呐、大管弦、二弦、三弦、京胡(吊规仔)、椰胡、萧、筝、笛等,单从这些乐器便可以想像北管[¡]北管又名北曲、小曲、小调、曲仔,是广泛流传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的一种汉族民间丝竹音乐。中国的北管现只…详情>演奏时那种豪放、热闹的特点了。那时,台湾通事何斌,从大陆请了戏班在自己家搭台唱戏,演出皮簧曲调,从此揭开了这种戏剧在台湾发展的序幕,并被台湾人称之为“正音”。北管节奏明快强烈,曲调高亢激越,是婚丧嫁娶、迎神祭典中最能渲染气氛、振奋人心的一种民俗音乐。因为它大多是临时搭台演出的,特点是简单而且有些“粗俗”,所以又被称为“乱弹”。最初在台南演出时,人们称它为“马仔戏”,或“子弟班”。乱弹最早用于祭祀神灵,多在祭神和祭祖时演出。据《台湾外纪》记载,在郑芝龙管理台湾前后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前,即17世纪前半期,皮簧曲调已从大陆传入台湾了。连横在《台湾通史》中把“乱弹”称为“正音”是不确切的,实际上,“正音”是指京剧,而“乱弹”在台湾称为大戏。

北管与北管戏

有人说大戏是从福建传入的,也有人说它是从江苏传入的。
后来在演出中,乱弹因使用的弦琴不同而分化为西皮和福禄两派,两派合称“北管”。
正音

最早传入台湾的是传统京剧的前身一一次簧曲调(即西皮、二簧)。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