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冠美丁会迎新春

冠美丁会迎新春

其他人家,如遇结婚、生男孩等喜事,就必须告知丁头,丁头负责登记。由于每年结婚、生男孩的人家数量不同,每年展示的丁屏数量也不同,最多的一年,有30多个丁屏同时展示,喜庆隆重。最上层正中摆放福禄寿三星,左右摆放京城会、仙姬送子,新婚人家在第二层的中间摆放招财童子。明崇祯年间,张氏创建冠美村,距今已有370多年,从创乡伊始,这里就有正月展丁屏的风俗,一直延续至今。每套彩丁,都有福禄寿三星,另加八对潮剧[¡]潮剧,俗称潮音、潮调、白字戏,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泉潮雅调、白字戏。潮剧是中国十大剧种之一,广东三大…详情>人物泥塑,比如仙姬送子、双贵子、喜门环等祈子题材的人偶,还有寄意先苦后甜的京城会、寄意精忠报国的八宝狄青、穆桂英挂帅、寄意公道正气的海瑞判案等体现社会伦理和核心价值观的彩丁,每尊彩丁高20厘米,新婚人家则要配上一尊高40厘米,手托元宝的招财童子,寓意财喜登门,早生贵子。冠美人家自备丁橱,丁橱内设阶梯状的三层台阶,台阶上有木质固定柱,用以固定彩丁。)


(注:冠美村正月展示的彩丁,实是泥巴捏制的人偶,在《新华字典》中,“丁”也有“人口”的意思,“彩丁兴旺”的“丁”即取该意,正月展彩丁,向亲友送彩丁的,就寄意着“彩丁兴旺”的的祝福和彩头。


大吴的泥塑师傅,会配套制作彩丁。
临近过年,丁头就会联系采购员,向潮安大吴的泥塑师傅定制成批量的彩丁。大吴彩丁不求精工,只求传神,眉目之间,神采奕奕,身上施加彩绘,各种色彩中红、绿是主调,丁橱里面,还要摆上大桔一对,每个丁橱有18至19尊彩丁,整个丁橱大红大绿,大吉大利。旧时潮汕人操办喜事,必须用春橳盛放礼物,用春橳请丁,表示吉庆庄重。请丁回家之后,福禄寿三星的塑像留在家中,其余彩丁配上大桔、丁饼分赠亲友。在本年度内,第一位结婚的人,就是该年度的“丁头”(按照冠美村的习俗,每年丁头只有一人)。如果亲友众多,丁橱里的彩丁不够分,主人家就要根据亲友数量提前预订“丁脚”(即备份的彩丁),存放家中备用,讲究礼数周到,喜事圆满。

冠美村民信奉女神七圣夫人,由于潮汕流传的注生娘捏土造人等民间传说的影响,冠美村民把人生中结婚、生男孩这两件喜事,以“上丁橱,展彩丁”的形式,在张氏宗祠展示,答谢女神,与众同乐,欢度新春。


大吴彩丁制作完成送到村内,村里的喜事人家,就要挑着春橳“请丁”回家。


本年度,村里结婚、生育男丁的喜事人家,在第二年的正月,就要准备丁屏,在宗祠展示。

澄海隆都镇冠美村,是张氏聚居的村落。
亲友则以大桔、糖果或红包回赠,传递好运,互致祝福。中下层摆放传统的潮剧戏曲人物。

冠美正月灯会从正月初六下午持续到正月十六上午历时10天。
丁橱前方各点上一盏煤油灯,摆丁橱人家早8点晚8点定时添油,灯光长明。丁橱内部的三层阶梯铺上红布,丁橱外围装饰led灯、红灯笼、中国结,再请彩丁上丁橱。初六下午,村里的张氏宗祠张灯结彩,在祠内石柱间,搭起竹架,用来安装丁橱,“丁头”会按新婚在前,生育男丁在后的顺序,再按登记时间的先后,确定次序,为各户喜事人家,指定丁橱的安装位置。喜事人家用春橳挑着彩丁来到祠堂,装扮自家的丁橱。新婚夫妇还未生育,岳父家不用送丁;未生育男丁的家庭,对于手抱婴儿的彩丁,也要留在家中,等来年如愿添丁了,才把抱婴儿的彩丁分赠亲友。冠美丁会期间,各家各户人来客往,设宴请客,观赏丁屏,其乐融融。

冠美灯会持续到正月十六“丁落棚”,各户喜事人家请丁回家。
出处/作者: 许焕坤(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