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去问桥铺狮爷公

去问桥铺狮爷公

而村里人求问未预知的事就去狮爷公那祭拜“跋杯”(杯:筊,用竹根等制成的用来占卜休咎的用具,潮语也叫“杯”),来求解迷惑。在南山村一棵榕树下,也有一座灰塑的狮爷像,虽已破碎,没人拜,但从这些迹象却可窥见老一辈马滘乡民整体上对狮爷公的敬奉还是相当广泛的。乡里人称它为狮爷,说是能镇宅辟邪,抗天灾,抵御海盗劫掠。这些信仰的相似之处,仿佛与福建人狮爷公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马滘村大大小小神庙众多,几乎每走10分钟路程便可见到一座的情形来论,马滘村沿袭福建人把狮爷公敬为戏神,并在村里建有狮爷公庙也应是顺理成章的事。

闽南人特别是郑成功率部渡台后,田都元帅信仰也随之而去。
我们询问村里好多人,没人能说出狮爷公的由来以及相关的信息。我们只能找相关资料查询,在《三田都元帅相关历史》一文中这样记载:三田都元帅又称戏神,亦称田元帅、狮爷公等。
汕头各地鲜见有狮爷公庙,在闽台一带,人们却极其敬奉狮爷公,独特的狮爷公文化与潮汕其他普遍崇拜的神灵显得不同。在濠江区马滘与河浦临界处,就有一座汕头地区难能觅到的狮爷公小庙。
约半米高、4平见方的水泥台面上,安放着狮爷公香炉,以及供香客摆放一些供品。供奉的狮爷公,一只石狮子则暴于露天。

如此溯源,村里的狮爷公跟闽台两地狮爷公信仰若是同根同源的话,就可见证两地的文化交流。现今,闽台一带狮爷公信仰由原忠义、聪明正直、正统观念的戏神过渡到民间福神,台湾民众奉狮爷公为垦殖者的保护神。
至今闽、台一带敬奉狮爷公仍相当盛行和隆重。按照马滘乡清康熙年间的民族英雄邱辉,追随郑成功抗击清廷,在濠江开埠设市,“其达濠货物,聚而流通台湾”,十几年源源不断聚集达濠货物运往台湾支持郑成功的史料,可想见当年盐、渔业做为达濠重要经济支柱的马滘乡,应也是经济发达,闽台各地商人商贸来往频繁之地。由此设想马滘乡人建有狮爷公庙和信仰狮爷公应为可能。

又据清道光年间编纂的《厦门志》记载,田都元帅信仰在闽南很普遍,民间相信田都元帅能显威御寇、保境安民,“婴孩生疮毒,祈祷屡效,上元前后香火尤盛”。
福建各地得地方财力,城乡众多狮爷公庙纷纷建立起来,台湾甚至有200多座庙宇奉祀狮爷公。濠江区马滘街道若能集各方力量,重新挖掘、弘扬狮爷公信仰文化,这在增进乡谊,搭建海内外文化交流平台上,不失为一件有益的事。

小庙现座落在海明社区居民老房子的巷道里,面朝村道,三面围着潮式民居,建于何年不详。目前的这座狮爷公庙,很是简单,没有围墙,四周用四根铁条支撑着一块铁板遮雨。
垫着狮爷公的垫台由土石堆砌成,与香炉台齐高,无遮无挡,安放在香炉后面。

马滘村人有句俗语:“唔知,去问桥铺狮爷公。
”“唔知”,潮语“不明白、不清楚”的意思。这话说明狮爷公,在村人的心目中是无所不知,能为人答疑解惑的神。就不知文中的狮爷公与村里这尊狮爷公是否同源。潮人多为福建迁徙而来的,马滘人也沿袭了其中诸多礼俗,如每逢时节宫庙必常演社戏等。闽南、潮汕各剧种戏班奉其为戏神,福州地区信仰“田都元帅”的民众很多。据《中国戏曲·福建卷》载:闽剧[¡]闽剧,又称福州戏,福建地方戏曲地方戏曲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闽剧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详情>、梨园戏、潮剧[¡]潮剧,俗称潮音、潮调、白字戏,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泉潮雅调、白字戏。潮剧是中国十大剧种之一,广东三大…详情>等均以狮爷公为戏神。老一辈的马滘乡人建房时,有在屋脊顶置放狮爷的习惯。在马滘街道古村落的凤岗村古屋处,就能见到每座古屋脊顶上,置放着一只微型狮子。
出处/作者:吴燕萍(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